您的位置:中华显示网 >

OLED无源驱动技术应用

编辑:admin 2011-12-23 10:38:21 浏览:943  来源:中华液晶网

  1.引言

  目前,在光电显示领域,CRT已经走向末路,LCD正处于发展的顶峰时期,与技术成熟、产业链完善、规模庞大的LCD产业相比,OLED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它的优势可以从技术与产业两方面来看,在技术上:OLED很薄、很轻,厚度可以做到比LCD薄;由于是不需要背光源的主动发光,所以OLED视角很广,一般认为接近180度;并且具有省电、耐低温特性,在低温下的性能远远优于LCD;响应速度快,图像刷新率几乎是LCD的100至1000倍;除了图像质量的根本性改进外,还具有抗震性好这一特性,这对于便携式设备而言十分有利;不仅如此,由于可弯曲的塑料也可以用作基质材料,所以OLED显示屏的外形不受限制,可以是任何形状,可以放到任意物体的表面。由于使用了新的基质材料,OLED显示屏比目前最薄的薄膜电晶体管(TFT)屏幕还要平整得多。但上述优点在目前上市的采用OLED的电子产品中并没有完全表现出来,许多产品选用OLED,并不是因为上述优点,而仅仅是觉得它清晰度高、色彩艳丽;OLED与LCD将有一个长期共存的阶段,但随着OLED这些优势的逐步实现,OLED将来可以对LCD发起挑战。

  产业上:与TFT-LCD动辄数亿美元的投资相比,OLED的投资相对来说则少得多,成本上更具优势。由于自身突出的性能优势,OLED在市场上大受欢迎,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直处于上升趋势。

  2.OLED的发光机理

  OLED属载流子双注入型发光器件,它利用了电子发光的特性:当电流通过时,某些材料会发光,而且从每个角度看,都比液晶显示器清晰;其发光机理为:在外界电压的驱动下,由电极注入的电子和空穴在有机材料中复合而释放出能量,并将能量传递给有机发光物质的分子,使其受到激发,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当受激分子从激发态回到基态时辐射跃迁而产生发光现象[1]。

  发光过程通常由以下五个阶段完成:1)载流子的注入: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电子和空穴分别从阴极和阳极向夹在电极之间的有机功能薄膜注入;2)载流子的迁移:注入的电子和空穴分别从电子输送层和空穴输送层向发光层迁移;3)载流子的复合:电子和空穴复合产生激子;4)激子的迁移:激子在电场作用下迁移,能量传递给发光分子,并激发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5)电致发光:激发态能量通过辐射失活,产生光子,释放出能量。

  光的颜色与材料有关:一种方法是用小分子层工作,例如铝氧化物;另一种方法是将激活的色素嵌入聚合物长链,这种聚合物非常容易溶化,可以制成涂层。电子流和载流子通常是不等量的,这意味着,占主导地位的载流子穿过整个结构层时,不会遇到从相反方向来的电子,能耗投入大,效率低。

  ……

标签:

关注我们

公众号:china_tp

微信名称:亚威资讯

显示行业顶级新媒体

扫一扫即可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