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华显示网 > 行业追踪 > 专访报道 >

邱勇:学有所用 乐无涯矣

编辑:xiaqiaohui 2011-05-31 10:29:32 浏览:1384  来源:

  邱勇永远有一股不知疲倦的劲头,他的激情总让身边的人不自觉地受到感染。做国家需要而且富有挑战的事情是他的追求,推进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则是这位年轻的清华大学副校长的人生目标。

  1994年博士毕业,邱勇成为清华化学系主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多年的“双肩挑”辅导员生涯使他很快明确了自己的定位:行政管理工作固然繁忙,但业务绝不能荒废。

  经过两年的摸索,年轻的邱勇作出了一个大胆的选择:挑战具有广阔学术研究空间和重大应用前景的跨学科前沿课题——有机电致发光(又称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技术。

  1996年,当这位32岁的讲师开始“拓荒之旅”时,他手下只有一名本科生,实验室里只有一台“二手”的旧设备。

  有志者事竟成,凭着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不惜一切的拼劲,邱勇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仅用两三年时间就获得了重要进展。此后,邱勇以OLED项目的研究为基础,创建了有机光电子实验室,并开始致力于一门横跨化学、材料学、电子学和物理学等诸多学科的新型交叉学科——有机电子学学科的建设。邱勇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重大项目和清华大学“985”重大项目等多项与有机电子学相关的科研工作,学科领域不断拓宽,在OLED材料研究、器件制备工艺、显示驱动电路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系统的研究开发工作。

  然而,学术成就并不是邱勇的惟一追求,他坚定地认为,清华教师有责任为国家做出“顶天立地”的事。过去,我国在显像管、液晶等显示技术的应用方面,大多采取直接引进技术和产品生产线的办法,而核心技术、关键材料和部件等长期依赖国外。现在,在以有机发光技术为代表的新型平板显示技术领域,中国的产业应该走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为此,他十分注重实现多学科的交叉整合和项目的产业化,在项目发展初期便积极与企业开展合作。2002年,邱勇主持设计并建成了国内第一条OLED中试生产线;同年,邱勇被推选为国际有机发光显示标准工作组测试标准制定的首任负责人;2004年完成关键技术突破和生产技术集成,实现了OLED屏及模块的小批量生产和销售。2008年,基于清华OLED技术的国内第一条OLED大规模生产线正式投产。

  很多参观过OLED产业化基地的人都有一个共同感受:这是一支深深打上了清华烙印的队伍。这不仅是因为项目组里有很多优秀的清华毕业生,更因为在每一次重大进展背后,都闪耀着清华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成才报国的信念。

  2003年,邱勇给自己本已相当繁重的工作又加了码:开设本科生课程《有机电子学》和研究生课程《有机光电材料和器件》。博士生助教陈亮说,邱老师每次课前都会制作新的ppt,以反映最新的学术动态和自己的体会、感悟,这往往会成为活跃课堂气氛的“催化剂”;他的课程考核方式也非常灵活,鼓励学生自由选题,结合各自特长,主动探讨有机光电子领域的相关问题。陆跃翔是这些学生中思维最为活跃的一位,他说,这门课给予同学们非常多的交流锻炼机会,跨学科的课程特色也使大家对化学的传统观念有了一次彻底更新。

  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有机电子学领域发展快,没有现成教材,学生专业背景也不尽相同,为此,邱勇在备课和教学时进行了很多思考,投入了大量精力。数不清有多少次,他深夜出差归来,马不停蹄地拧亮台灯备课。第二天一早,出现在课堂上的依然是一个精神抖擞、不时迸发出思想火花的邱老师。

  对学生,邱勇有一份浓郁深沉的爱。每个初进实验室的学生都会接到一份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实验室通过岗位安排对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补助。邱勇的第一个博士生张德强是通过助学贷款完成学业的,毕业时他才得知,邱老师帮他偿还了全部贷款。这件事让张德强很受震动,带着一颗感恩的心留在邱勇身边的他,现在已经成为OLED团队的技术骨干。邱勇特别注意提醒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每次组会总要先问问学生的身体状况,每周集体打球锻炼身体,还常常带他们去爬山、郊游。在学术上,邱勇则是出了名的严格。2005级直博生侯留东感慨地说,邱老师对每位学生科研状况的把握比他们自己还清楚,很多细节问题提得一针见血,这使他们从不敢马虎大意。

  在邱勇看来,师德是一种修养。爱生如子、以身作则、平等相待,这些固然都是师德的内涵,另外一点很重要的,就是教师自身修养的提升。邱勇爱读历史书籍,爱看人物传记,他还养成了记日记的习惯。不论多晚休息,他都要详细记录自己的思考心得。邱勇说:“越是繁忙,越要静下心来,思想需要沉淀。思考、记录的过程表面看会耽误一点时间,但是从长远的角度讲,它会帮你积聚更多的能量。”

  在清华园求学、从教近30年,邱勇对母校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大量的社会工作教会他如何依靠组织、团结队伍,让他的胸怀变得越来越宽广;长期的体育锻炼赋予他强健的体魄、昂扬向上的斗志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他的乒乓球水平很高,每次出差都不忘带上一副球拍,运动是他工作间隙的最好调剂方式;他更不能忘怀的是导师宋心琦教授的一段赠言:“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识时务而不媚,遇艰难而不堕其志。学有所用,乐无涯矣。”

标签:

关注我们

公众号:china_tp

微信名称:亚威资讯

显示行业顶级新媒体

扫一扫即可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