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华显示网 > 行业追踪 > 专访报道 >

上海天马微杨康:自容式集成触控技术电 极图形设计方案研究与开发

编辑:zhangyf 2016-09-23 14:52:15 浏览:1178  来源:未知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的资深技术专家杨康

  在2016中国平板显示学术大会的新型显示及触控技术的分论坛上,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的资深技术专家杨康带来《自容式集成触控技术电 极图形设计方案研究与开发》的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文字实录:

  目前国内自容式集成触控技术还是比较多的,自容触控的一些方式首先是光学,第二是触控性能,第三是结构,第四是工艺,综合这些比较,天马目前在研发这种完全内控的触控方案。

  在结构上主要是把显示的,正常来说是显示的公共区域,会把它分成每个小块,每个小块会也独立的连线,这些小块在显示的时候会有一个公共信号,在驱动的时候每个会作为一个独立的连接,进行触控的探测,从这个结构来说,它的结构相对来说是比较简单,整体的性能,目前基本的自容式触控产品,无论是像On-cell还是Hybrid in-cell,都有大量的量产,整个产品是比较成熟的。今天我介绍的是在此技术上主要性能的研究,主要是在4毫米左右,正常来说是5毫米左右的铜铸来做测试,整个触控精准度的探测,指标上、规格上都能够做的比较好,如果进一步做一些要求,做一些尺寸的功能,可能需要做到2毫米,甚至1毫米。比如说一个2毫米探测的铜铸,它周边的一些感测信号相对来说就比较小,最后的误差就会比较大。对于2毫米还会发现断线的问题,触控还是会差一些。针对这个方案,正常的会想把这个做小,这样它的测试结果会比较小。我们这边研究主要是从电极图形上做了一些变化。

  (PPT),这边是一个思路,我们做了一些感控,图形相互PK的是一个互线型的图形,整个触控这边的位置判定会更准确一些。从这个思路出发,整个方案我们做了一些模拟,从两个角度进行了一些对比,第一个我把这个枝杈作为一个核心区域,一个叫枝杈区,核心区和枝杈区宽度的比例,第二是它的之间的数量,枝杈的形状,包括数量都有差异,这个时候我们去模拟,中心点整个比例一定的时候,它整个的信号是比较接近的,在一个边界的地方,可能会比较差,但是相对幅度也比较小,在宽度和枝杈比例一定的情况下,枝杈的电极图形的变化对于整个信号的影响不大。在实际设计的时候就要考虑中间和边缘,我们当时选择的是1:2的比例,觉得它是相对平衡结果,中间和边缘整个特性都会相对比较好。1:2这样的一个比例,在触控来说是比较优化的一个结果,如果直接去做触控产品,还是会有一些问题,会有一些耦合干扰,在枝杈地方和中间,对于一些信号切换的影响会不一致,所以显示上就会出现枝杈和中间出现一些差异性,我们再次基础上进一步改良,对整个图形进行优化,在图形走线上也做了一些均匀分布,受到整个干扰是一致的,有效的把一些问题解决。

  这个是我们的一个分针结果和实际测试的结果,我们拿1毫米的铜铸来测试,中间大部分区域都是能做到0.5毫米以下,整个去做的话还是没问题的,我们在此技术上做了一个PD的产品,主要是我们能实现(0.5)毫米的。

标签:

关注我们

公众号:china_tp

微信名称:亚威资讯

显示行业顶级新媒体

扫一扫即可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