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华显示网 > 行业追踪 > 专访报道 >

王志超:大尺寸应用不担心被OLED取代

编辑:liuchang 2016-07-12 09:21:33 浏览:929  来源:未知

王志超小档案、群创近7年营收、获利

  台湾面板产业发展至今已20年,新一代的接班人陆续浮上台面,王志超6月接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成为目前面板产业中年龄最轻的董事长。不过当下面板产业挑战重重,对外有韩国、大陆面板厂步步进逼,对内则是面对投资人没信心、资本市场不支持的困境。

  对此,王志超大声喊话,台湾面板双虎很争气,没有政府做后盾,但技术有竞争力、财务体质很健康,即使面对液晶循环低潮、以及韩、陆面板厂挑战,绝对不会倒。更期许自己带领群创恢复成长动能,营收要拼再攀高峰。王志超上任以来首次接受媒体独家专访,以下是记者的专访纪要

  问:6月正式接任群创董事长,有什么目标和期许?

  答:群创营收在2011年突破5,000亿元(新台币,下同)达到高峰,近年是衰退的状况。去年营收3,641.33亿元、相比前一年衰退15%,但其实去年产能几乎是满载稼动,出货量也成长,但是面板平均单价掉得太快,造成营业额衰退。如果营收持续衰退,撑不起来这么大的overhead,如何提升营收是目前最重要课题。

  找回群创模式

  伤脑筋的地方就是未来营收成长动力从哪里来?我们想要找回过去的群创模式,透过强化垂直整合来加值。以前为了获利的考虑,很多都是做到面板半成品就出货。接下来会设法拓展后段模块,之前推出的Innomodule就是做到半整机,客户评价不错。这两年来日本电视品牌厂在海外的工厂都收了,需要下游的模块和半整机、甚至是整机代工,所以会从日本客户先推。韩国两大品牌出货规模很大,基于出货尺寸、供应链考虑,也有外包需求。重点是我们要做得有竞争力,就会有市场。

  此外,现在产能一直是满载、没有闲置产能,如果要成长,一是自己盖厂,再者就是和其他面板厂合作。现在路竹的8.6代厂将是最后一座自己筹资所兴建的工厂,大陆政府补贴盖厂,如果选择自己盖厂就要到大陆用当地的资金投资。现在大陆年年盖新厂、全球供过于求,用其他面板厂的产能也是一个选择,相对风险也比较小。台湾这几年没有大幅投资扩产,全球市占率下滑,话语权就会变小,一定要设法维持市占率。

  问:怎么看台湾面板业的未来,如何重拾投资人信心?

  答:金融风暴以来是台湾面板产业走得最辛苦的一阵子,主要是因为产能扩充太快,友达靠着合并扩张,奇美电子则是自己借钱投资。液晶循环好的时候自然是没有问题,但是一旦景气下滑,压力就很大。三合一之后,群创模式不再,股价从100元直直落,就是因为市场认为是面板股,给予的评价就不一样。在2012年又进入了还款高峰期,银行对于负债比高的面板业又很谨慎,所以进入债务协商。

  产品布局广、技术也有跟上

  面板产业是国际性竞争,韩国面板厂背后是大财阀,大陆面板厂更是有政府大力支持,郭董曾经说过「全球只有一个市场没有政府支持,那就是台湾」。但是台湾面板双虎很争气,没有被打垮,不像日本面板厂一路下去。台湾面板厂产品布局广,从电视、监视器、笔电、到平板计算机、智能型手机,新技术更迭也都跟得上脚步,在产业中还是很有竞争力。

  从财务面来看,群创帐上负债曾经高达3,900亿元,净负债比飙高到153%。从2010年合并,到2015年第1季解除债务协商,5年总共还款5,400亿元(含台湾、海外负债、供货商货款)。现在负债不到600亿元,净负债比仅仅只有8%,财务健康,现金流也是正数,即使因为景气循环而亏损,公司也绝对不会倒。

  问:鸿海集团面板事业触角多,群创在集团中定位为何?和夏普有何合作空间?

  答:鸿海是群创最大股东,鸿海投资夏普更多,还有一家深超光电。每一家都是独立公司,彼此既竞争又合作,只是客户信息不能交流。群创和夏普两家公司产能加起来是世界第二大,产能、技术有互补性,可以技术合作、产能代工。而且鸿海有了夏普这个品牌,结合鸿海垂直整合制造能力,很有机会提高市占,集团出海口更大,对于集团很有利。

  问:怎么看OLED技术发展?

  答:如果苹果重压OLED,全球OLED就会大缺货,所以韩国面板厂全力压宝OLED。但是OLED在大尺寸电视面板应用上有一个致命问题:高分辨率,OLED要做到4K就很辛苦,液晶电视继续往8K发展,OLED就垮了,所以大尺寸应用不担心被OLED取代。

  OLED VS. MicroLED

  至于小尺寸面板,群创一直维持着产品开发能量,今年也有产品推出。不过观察显示技术的演进,从CRT到LCD,中间也有很多其他的技术,像是电浆、SED,如今都不存在了。如果OLED只是一个过渡技术,是否还值得投资?群创产品线从大尺寸做到小尺寸,如果没有OLED,只是高阶、小尺寸面板市场比较辛苦。MicroLED不论是效率还是成本都优于OLED,目前还在观察如果MicroLED起来的话,能否取代OLED、技术何时成熟。OLED产能投资金额相当庞大,能否回收还是一个问号。我们对于资源、金钱投资在何处会很谨慎,要直接放眼在下一世代的技术,能够存活到最后的才是赢家!

  (台湾工商时报)

标签:

关注我们

公众号:china_tp

微信名称:亚威资讯

显示行业顶级新媒体

扫一扫即可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