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韩急了!智能机市占遭大陆超车,面板业是下一个?;
中国大陆智慧型手机制造商崛起,南韩业者竞争力节节败退!最新统计显示,大陆厂商的全球合并市占率在今(2014)年第2季以些微的差距,击败了南韩对手。
朝鲜日报9日报导,韩国全国经济人联合会(The Federation of Korean Industries, FKI)发表统计报告指出,大陆九家智慧机业者(包括华为、联想集团与小米)今年Q2的全球合并市占率为31.3%,而三星电子、LG电子的合并市占率则仅30.1%。
FKI指出,大陆早就在汽车、石化以及造船领域超越南韩,智慧机又成为另一项被大陆赶过的产业。
根据报导,大陆去年总计生产了1,876万吨的乙烯,而南韩仅生产了836万吨。乙烯的产量是用来衡量一国石化业在全球排行的指标。
FKI一名发言人指出,南韩面板业过去五年来,销售额年成长率平均仅5.6%,远低于大陆的29%,预期这个产业很有可能也会遭到大陆超越。
中韩早在2012年5月就开始进行自由贸易协定(FTA)协商。美联社11月10日报导,南韩金融研究院经济学家Jee Mansoo指出,协商初期韩方预期钢铁业等产业将受惠于FTA、但现在情况已有所转变,因为中国厂商已显着提升品质。
英国金融时报11月10日则报导,野村证券经济学家Kwon Young-sun指出,中韩FTA可望在2015年上半年签定、2016年生效。他说,过去经验显示,FTA的好处需要一段时间才会显现出来,但竞争力较差产业就业机会流失的负面效应则是会率先浮上台面。精实新闻
2.两岸LTPS竞扩产 加剧手机面板市场竞争;
两岸主要面板厂,规划未来二年陆续新建LTPS产线,集中在5.5与6代线产能扩充。TrendForce旗下光电事业处WitsView资深研究经理范博毓表示,整体LTPS产能面积将由2013年的580万米平方,一路扩展至2016年的1170万米平方,产能面积将呈倍增走势。
中小尺寸产品需求热度不减,加上手机规格持续提升的带动下,拥有LTPS产能就等于抢下未来中高阶手机市场的入场券,吸引更多面板厂竞相投入LTPS产能的投资,竞逐中高阶产品的开发。
范博毓表示,LTPS产品生产难度更高,需要花更多时间在良率的提升。LTPS产线在量产后,取决于面板厂技术水准的高低,需要花费半年至三个季度的时间提升良率,意味新增产能实际在市场发酵的时间有可能会递延。但小尺寸手机市场在2014年的竞争已趋于白热化阶段,强调高CP值的中阶手机大量问世,开始压缩小尺寸面板的获利空间,势必会对投资LTPS的后进厂商造成一定的压力。
以主要的中高阶手机面板供应商来观察,日系供应商日本显示器依然在LTPS全球产能有30%以上的市占率,除稳定供给苹果外,势必要寻找其他出海口去化庞大的产能。日本显示器拥有技术能力的领先优势,结合旗下台湾显示器的销售管道,近年已逐渐在中国市场打开能见度。但中国手机市场竞争激烈,也让日本显示器不得不采取积极的降价策略,除了以先进者优势试图抢占更多的中高阶市场占有率外,也一举拉开与后进者的差距。 2015年韩系供应商三星显示器在自家高阶手机需求放缓的影响下,势必开始积极外卖AMOLED手机面板;同时在a-Si制程的持续演进下,部分面板厂也会尝试挑战ppi 400以上的a-Si(非晶矽制程)-Full HD机种;再加上日本显示器积极的降价策略的带动,WitsView预期2015年小尺寸手机面板市场的竞争将更趋激烈,HD机种有可能将面临损益保卫战,而FHD机种的获利空间则将大幅压缩。经济日报
3.中小尺寸产品 利润大减;
大尺寸面板面临景气转空疑虑之余,中小尺寸面板已开始反映市场供过于求的问题,尤其全球面板厂持续投资低温多晶矽(LTPS)厂,加上竞争激烈,导致智能手机面板价格续跌,侵蚀面板厂中小尺寸产品获利。
至于计算机用的面板,笔电面板先前已进入淡季,价格下滑,监视器面板11月也加入价格下跌行列。WitsView资深研究经理范博毓表示,全球LTPS产能面积将由2013年的580万平方米,扩展至2016年的1,170万平方米,产能面积膨胀逾两倍。经济日报
4.产能恐过剩 面板明年空袭警报;
面板专业市调机构DisplaySearch副总裁谢勤益昨(9)日表示,大陆电视品牌厂为避免出现亏损,下调2015年出货目标,对面板拉货下滑,加上友达及群创等面板厂纷纷扩产,使得供给增加,恐导致明年整体面板产业再度面临景气反转向下、产能过剩的问题。
谢勤益昨天发布报告,为明年的面板景气率先示警。他举例,32寸电视面板自3月来已涨25%,但电视机价格因年底旺季促销,杀到非常低,导致许多电视品牌厂在今年第4季将出现严重亏损。
他研判,电视面板一直涨,电视机价格却不断下降的情况,不可能持续下去。
据悉,包括TCL、海尔、海信、创维等大陆电视品牌厂,不堪「卖愈多、亏愈多」,已下修明年出货目标,开始减少采购面板。
另一方面,友达、群创、三星与乐金显示器(LGD)等面板厂正全面扩增产能,导致明年面板供给持续增加,更加深产能过剩的疑虑,导致景气反转。经济日报
5.12月国际市场液晶面板价格趋势;
对于液晶电视来说,面板决定着整机的很大一部分成本,因此从面板的价格中,我们也可以了解到一些电视整机的价格趋势走向。近期,知名的市调机构 NPDDisplay Search公布了12月最新国际市场面板价格走势情况。根据公布的数据显示,从32英寸-50英寸液晶电视面板,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
在Display Search公布的12月液晶面板价中,我们可以看到,32英寸小屏面板涨至94美元,相比8月19日87美元的价格,总涨幅达到了7美元之多,折合人民币约为43元。除了32英寸面板之外,我们看到40英寸、42英寸以及48英寸面板也出现了1美元的小幅上涨。相比之下,50英寸液晶面板上涨了2美元,从8月19日的204美元涨至如今的209美元。
从价格变化中不难看出,32英寸小屏电视由于需求量下降,很多面板厂商纷纷减产,因此就造成了面板价格的持续上涨。而大屏液晶电视面板从今年上半年以来,一直呈现出小幅攀升的状态。不过值得关注的是,面板厂商虽然涨价,但是电视厂商还在自我消化涨价成本,因此市场中大屏电视的价格还是继续走低,并没有出现涨价的情况。不过随着圣诞节等欧美购物季的来临,势必加大液晶电视的销量,因此不排除面板继续涨价的可能。中华液晶网
6.低温多晶矽面板 产能成长快;
研调机构WitsView资深研究经理范博毓表示,全球低温多晶矽面板产能,将由2013年的580万平方公尺,扩展至2016年的1170万平方公尺,产能面积成长2倍以上。
范博毓指出,2015至2016年,主要面板厂陆续规划新增低温多晶矽(LTPS)产线,集中在5.5与6代线产能的扩充。
他说,由于中小尺寸产品需求热度不减,加上手机规格持续提升,拥有低温多晶矽产能,就等于抢下未来中高阶手机市场的入场券,吸引更多面板厂竞相投入。
低温多晶矽面板生产难度高,范博毓强调,需要花更多时间在良率的提升,在生产线量产后,良率取决于面板厂技术水准的高低;需花费半年至3个季度的时间提升良率,新增产能实际发酵时间可能递延。
不过,小尺寸手机市场在今年的竞争,已趋于白热化阶段,强调高效益的中阶手机大量问世,开始压缩小尺寸面板的获利空间,势必会对投资低温多晶矽面板后进厂商造成一定压力。
他分析,以目前主要的中高阶手机面板供应商观察,日系供应商日本显示器依然在LTPS全球产能有30%以上的市占率。除稳定供给苹果,势必要寻找其他出海口,去化庞大的产能。
日本显示器公司(JDI)拥有技术能力的领先优势,结合旗下台湾显示器的销售管道,近年已逐渐在中国大陆市场打开能见度。
中国大陆手机市场竞争激烈,让日本显示器公司不得不采取积极的降价策略。除以先进者优势试图抢占更多的中高阶市占率,也一举拉开与后进者差距。
另外,2015年韩系供应商三星显示器,在自家高阶手机需求放缓的影响下,势必开始积极外卖主动有机发光二极体(AMOLED)手机面板。
在非晶矽制程(a-Si)制程持续演进下,部分面板厂也会尝试挑战400每寸画素以上,非晶矽制程全高清(Full HD)机种
7. OLED TV价格问题有解?日本新技术可将面板成本砍半
价格过于昂贵一直是OLED电视无法普及的关键因素之一,而此也让LG等韩厂传出将改弦易辙,改拥抱量子点科技、将推出量子点电视。但OLED电视价格过高的问题有解了!日本已研发出新技术,可将OLED面板的制造成本大砍至现行的一半水准。
日经新闻9日报导,日本山形大学时任静士教授等人已试作出仅需更少电流(只要现行约2/3电流)、但亮度可达现行产品2倍的OLED面板,且该款OLED面板因使用印刷技术、故制造成本可压低至现行产品的一半左右水准。
报导指出,目前的OLED面板主要使用在智慧手机等小尺寸用途,惟藉由上述新技术抑制制造成本,就让人期待可将OLED面板广泛应用于大尺寸电视、户外广告等用途。
据报导,上述OLED面板试作品为边长10cm的正方形产品,厚度仅0.25mm,而据时任静士领导的研发团队指出,其厚度有望进一步缩减至0.1mm,且做成50吋面板时,其厚度可缩减至现行主流的液晶面板的1/5以下水准、重量可缩减至1/10以下水准。报导指出,上述新技术预计于2020年结束前实用化,且将利用其低成本、轻、亮等特色,抢攻市场。
LG是当前最积极主打OLED电视的厂商。联昌证券 (CIMB)分析师Lee Do-hoon说,OLED不需要背光模组,理论上良率提升后,价格应该会比LCD更便宜,但是目前产量和良率仍然偏低。
LG财务长Jung Do-hyun 10月29日表示,将采取量子点和OLED的双轨策略。分析师认为,这暗示OLED需要更多时间降价,才能成为市场主流。三星也在30日表示,量子点是考虑选项之一。
路透社10月30日报导,量子点电视画质佳,技术较为单纯,价格远比OLED更有竞争力。业界分析师说,55吋量子点电视的价格比现行液晶电视贵上 30-35%。相较之下,OLED电视价格则是一般电视的5倍,LG最近推出的65吋OLED电视,要价高达1,200万韩圜(11,350美元)。
关注我们
公众号:china_tp
微信名称:亚威资讯
显示行业顶级新媒体
扫一扫即可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