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华显示网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

万利达或接手厦华彩电 厦华开价1亿元

编辑:admin 2014-03-27 11:09:23 浏览:576  来源:中国民航报

  作为厦门知名老品牌,厦华电子的动向一直牵动着众人的神经。近日,一位接近万利达高层的知情人士透露,万利达曾与厦华多次接洽,并可能于近期再次与厦华股东谈判。不过,最后双方能否达成交易以及最后成交价是多少,目前尚不确定。

  业内人士表示,如果万利达成功接盘厦华,“厦华”牌电视或将继续生存下去。

  厦华电视已全部停产

  记者从厦华相关人士处获悉,厦华彩电业务已于近期全面停产。该公司的设备、厂房、品牌等各类资产也进入处置阶段。

  记者了解到,根据厦华资产重组的一揽子方案,该公司要在2014年6月30日前完成资产、负债、人员的清理工作。此前,在运作债务、人员清理工作的同时,厦华电子的品牌、设备等资产也在积极寻找买家。其间,有关厦华彩电的买家身份一直备受外界关注,包括长虹、创维、康佳等,都被认为可能是买家。不过,目前正在深度接洽的买家是知名闽企万利达。

  据一位接近万利达高层的知情人士透露,万利达曾与厦华多次接洽,并可能于近期再次与厦华股东谈判,内容会涉及价格等问题。据悉,此前厦华曾开出高达1亿元的价码。“1亿元的价码过高,实际谈判后的成交价格很可能会打折。”该知情人士说。不过,最后双方能否达成交易以及最后成交价是多少,目前尚不能确定。

  厦华前世今生

  成立于1985年的厦华电子曾是福建最大的电子企业,是我国第一台等离子电视的制造者,也是国内第一家率先从CRT电视转型为平板电视的企业,还曾是国内大彩电出口企业之一,一度将国内彩电品牌TCL、创维、长虹、海尔、海信、康佳等远远甩在身后。据评估,厦华的品牌价值曾一度高达112.55亿元。

  上个世纪末,中国家电业进入到多元化疯狂扩张时期,经过数次战略失误、疯狂业务扩张失败后的厦华尝到了“苦果”。随即它在2005年转向平板电视导致利润大增。也就在这一年,经过战略重组后,华映科技[0.79%资金研报]成为厦华电子第一大股东,厦华集团退居第2位。

  此后的厦华一路亏损,厦华电子被戴上“*ST”帽子,面临退市风险,甚至以出售厂房的方式“度日”,直至现今宣布停产。其间,企业员工也从最初5000多名降到1700多名。厦华员工坦言,经营管理存在问题、发展策略出现失误都可以理解,“但砸了‘厦华’这老品牌,还有恶性经营的原因”。

  数位员工告诉记者,控股厦华电子的中华映管,在福州有生产显像管的公司,他们强制厦华高于市场价购买华映产品。但是,在生产线上的工人发现,从华映买进的大多是无法进入市场的积压品,厦华要消化将近30亿的量,“有些显示管‘屁股’黑乎乎的,一看就有质量问题”。

  成为全国最大的平板电视生产基地,曾是厦华在2005年转型后的重点追求,但在一线工人看来,领军中国家电行业的厦华电子,生产的平板电视质量却非常差。一位老员工补充说,很多时候生产的产品,还没出厂就要返工,直接导致产能低、效能低,还有一些问题产品来不及返工就直接进入市场。

  “等有了市场的反馈再调整就滞后了,迟早会出问题”。数名厦华员工认为,最终结果就是直接砸了“厦华”这个老品牌。

  据这些厦华老员工的回忆,早在2006年之前,无论面临怎样大的生存压力,厦华电子未曾出卖过土地。但在2006年重组后,厦华陆续将海内外的固定资产“卖得干干净净”,以此偿还背负的沉重债务,这才导致经营上的恶性循环,公司效率日渐萎靡。

  万利达为啥相中厦华彩电

  原因一:吴凯庭接掌万利达集团后,确定未来要着力拓展海外市场。而厦华一直是“出口型彩电企业”,厦华彩电海外市场占有率较高。

  原因二:厦华彩电在厦门人心中的地位高,为延续这个老品牌考虑接手。

标签:

关注我们

公众号:china_tp

微信名称:亚威资讯

显示行业顶级新媒体

扫一扫即可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