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材料所在有机螺环基团OLED材料与器件研究中取得突破
近期,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有机光电材料与器件团队葛子义研究员、李伟副研究员,联合华南理工大学苏仕健教授提出一种分子设计策略,将刚性 9,9'-螺双[芴](SF)单元全部或部分整合到B/N-分子内电荷转移(MR)发光核心中(图1),成功开发了含螺芴的MR-TADF材料体系SF-BN1、SF-BN2、SF-BN3 和 SF-BN4,它们具有高色纯度和高效率的特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团队成功制备高性能纯红光钙钛矿LE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姚宏斌、樊逢佳、林岳、胡伟团队通过给发光二极管(LED)“拍片子”,找到了纯红钙钛矿LED性能瓶颈的原因,并成功制备出高性能纯红光钙钛矿LED。相关研究成果于北京时间5月7日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Nature)。
手性半导体研究成果发布,有助于提高OLED显示屏性能
来自英国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和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Eindhov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的研究人员创造了一种有机半导体,可以使电子以螺旋模式移动,这可以提高电视和智能手机屏幕中OLED显示器的效率,还或将为自旋电子学和量子计算等下一代计算技术提供动力。
索尼展示 RGB LED 背光技术:峰值亮度 4000 nits
IT之家 3 月 14 日消息,科技媒体 The ShortCut 昨日(3 月 13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索尼计划在 2026 年推出全新的 RGB LED 背光技术,无需量子点层,峰值亮度可以突破 4000 尼特,而且色彩表现比 Mini LED 或 QD-OLED 面板更精准。
香港科技大学工学院创全球首款高光效深紫外显示晶元 推进无掩模光刻技术发展
香港科技大学(港科大)工学院成功研发一款全球首创的深紫外Micro LED显示阵列晶元,此高光效晶元可配合无掩模紫外光光刻技术,提升其光输出功率密度准确性,并以较低成本及更速效的方法推动半导体晶片生产的技术发展。
三星专利探索 AR 智能眼镜,新设计降低扬声器电磁干扰
2 月 27 日消息,根据美国商标和专利局(USPTO)最新公示的专利,三星获批一项智能眼镜专利,概述了一种全新的扬声器设计,可以保护其免受电磁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