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LED产业已进入大功率、高亮度的高速发展时期。与传统光源相比,LED的优点突出,消耗的电能仅是传统光源的1/10;而在恰当的电流和电压下,LED的使用寿命完全可达10万小时;基本上是一块很小的晶片被封装在高分子材料里面,非常的小,非常的轻;LED是由无毒材料制成,不像荧光灯含水银会造成污染,可以回收再利用等等。凭借以上自身优势,目前LED在背光源、显示屏、交通讯号显示光源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亮度和功率的不断提升,LED取代白炽灯等照明光源已成为照明领域的大势所趋,大功率高亮度白光LED的发明,被业界称为继取火照明、爱迪生发明电灯之后的“照明领域的第三次革命”。
据报道,我国功率型和大功率LED已达到国际产业化先进水平。下游器件的封装实现了大批量生产,已成为世界重要的LED封装基地。在LED产业中外延片和芯片的研究生产进展迅速,却相对忽视了对封装材料的研究。长久以来,LED封装的制程没有太大的改变,封装材料一直没有革命性的突破。
我国在LED封装材料和工艺方面的研究和生产起步较晚、品种少,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与国际水平有较大差距,现在仅有小功率LED用环氧树脂类封装材料。当前,高端LED器件和大功率LED封装用有机硅类材料均需进口,价格昂贵,极大地制约了我国LED产业的发展。目前,国内和有机硅材料相关的研究单位和生产企业对LED封装行业缺乏了解,对LED封装用有机硅材料相关产品的研发工作开展较少。已有国产有机硅封装材料以低端市场为主,价格便宜,但是由于资金和技术缺乏,产品耐老化性能较差。而高端封装企业对材料在耐热性、耐紫外光辐射性、折射率、透光率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
一、LED用封装材料的性能要求
LED用封装材料一方面要满足封装工艺的要求,另外一方面要满足LED的工作要求。目前,环氧树脂在国内封装材料市场占了较大比例,由于树脂本身具有优异的电绝缘性、密着性、介电性能、透明性,且粘结性好;同时贮存稳定、配方灵活、操作简便,但是较高的工作温度和紫外线辐射使环氧树脂的透明度严重下降,很难满足大功率LED封装的要求,许多专家甚至认为,封装材料和工艺的落后已对LED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瓶颈作用。
1、封装工艺对于材料的性能要求
为了满足LED实际装配的操作工艺的需要,封装材料要具有合适的粘度、粘结性和耐温性,包括:
(1)固化前的物理特性、固化后的一般特性。
固化前的物理性质与操作性相关,其中粘度与固化特性尤为重要。由于聚合物材料的高膨胀率影响,热固化后,材料冷却之产生明显收缩,导致与周边材料的界面产生应力,继而引发剥离、材料出现裂缝现象,所以尽可能低温固化。
(2)表面粘结性。
封装表面裸露的密封材料具有粘性,会导致密封材料之间相互粘结,这种无法从选材机上剥离的状况会导致可操作性的降低。此外,在使用过程中,也会产生粘住灰尘、降低亮度的情况。从耐剥离、耐裂缝性的方面来看,需要较柔软的封装材料,但一般情况下,越柔软的材料粘性越高,因此,需要一种在这两者之间具有良好平衡性的材料。
(3)无铅逆流性。
近年对无铅焊锡表面处理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表明了对封装材料的耐热性要求越来越高。在高温逆流情况下,会产生因着色、剧烈热变化引发的剥离、裂缝、钢丝断裂等。
2、光透过率
LED封装材料对可视光的吸收会导致取光率降低,封装材料要具有低吸光率、高透明性。相对环氧树脂来说,有机硅树脂透明性更为出色。在紫外光区有机硅树脂类封装材料的透过率可以达到95%以上,使LED器件的光透过率和发光强度得到大幅提高。
3、折射率
LED芯片与封装材料之间的折射率的差别会对取光率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提高材料的折射率,让它尽可能地接近LED芯片的折射率,有利于光的透过。一般来说,LED芯片的折射率(n=2.2~2.4)远高于有机硅封装材料的折射率(n=1.41),当芯片发光经过封装材料时,会在其界面上发生全反射效应,造成大部分的光线反射回芯片内部,无法有效导出,亮度效能直接受损。为解决此问题,必须提高封装材料的折射率来减小全反射损失。有研究指出,随着封装材料折射率的增加,将可使LED亮度获得增加,就红光LED器件而言,当封装材料折射率为1.7时,外部取光效率可提升44%。因此开发高折射率透明材料以缩小芯片与封装材料间的折射率差异,其重要性显而易见。
4、耐热老化和耐光老化性能
在大功率高亮度LED中,封装材料不仅会受到很强烈的光照,还受到芯片散热的影响,因此,封装材料需要同时具备耐光性和耐热性。即使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密封材料也要求保证不变色、物理性质稳定。
二、功率型LED封装材料的研究现状
更多精彩内容请见《LED专刊》,订阅咨询:0755-86149050
关注我们
公众号:china_tp
微信名称:亚威资讯
显示行业顶级新媒体
扫一扫即可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