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华显示网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

量子点与OLED 谁能在中高端市场竞争中胜出?

编辑:songqiuxia 2017-04-27 08:43:01 浏览:706  来源:未知

   近年来,全球彩电业技术之争正愈演愈烈。一方面,以LG、创维为代表的企业不断发力OLED显示技术,让OLED电视快速实现市场化;另一方面,以TCL、三星为代表的企业致力于液晶显示技术升级,将量子点技术应用于彩电领域。2017年,随着索尼正式推出OLED电视,以及海信正式站队量子点,两大阵营的较量逐渐升温,成为2017年彩电业最大看点之一。

量子点与OLED 谁能在中高端市场竞争中胜出?

  从彩色电视,到液晶电视,再到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视,这些年电视技术发展突飞猛进。与此同时,消费者对电视画面质量、外观、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在市场上,薄得可当“墙纸”的OLED电视和色彩纯正的量子点电视,给很多小伙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自2013年开始,经过三年多时间的市场培育及消费者启蒙,OLED概念已深入人心,“OLED代表了彩电发展方向”的观念已被公众接受。目前,全球主流彩电企业大多数已进入OLED电视领域,等于向公众、消费者、媒体传递了对OLED这一方向的认同,同时强化了OLED阵营舆论话语权。

  从产品层面看,OLED电视产品日趋成熟,公众较为关注的寿命及残影问题已得到较好解决,对消费者形成了信心支撑。还有,OLED电视产品线越来越丰富,消费者选择产品的自由度远大于液晶(包括目前的量子点电视)。此外,过去三年,OLED电视价格持续快速下降,累计降幅高达70%,这是一个巨大进步。目前看,OLED电视价格和同规格液晶电视相比,差距已大大缩小。

  据了解,除了LG、创维等厂商进一步加大OLED电视布局外,索尼终於不再固守液晶领域而转投OLED,并於CES2017上推出了4KOLED电视。实际上,早在2007年,索尼就将OLED技术首次应用到电视领域,开发了11英寸的960×540像素的有源矩阵电视机,当时引起了非常大的轰动。尽管后期索尼宣布OLED电视退出日本市场,但是业界对於索尼重返OLED市场仍然呼声很高。索尼正式推出OLED电视,让OLED阵营除了LG、创维和康佳外,又多了一支重要力量。

  在2016年,全球OLED面板领域投资额高达3200亿元人民币,中国著名面板制造商京东方已初步具备生产、供应大屏幕OLED面板的能力,另一大面板巨头华星光电亦宣布上马OLED面板生产线。韩国两巨头LG和三星OLED面板产能仍在提升中,日本亦积极布局(比如夏普)。预计到2019年,全球OLED面板将形成规模制造与供应能力,有望达至供需平衡。

  工信部数字电视标准符合性检测中心主任张素兵表示,OLED作为一种新型显示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例如自发光特性、可视角大、零延迟的响应速度、黑色表现更加突出等,此外通过柔软的基底材料进行制造,可实现曲面弯曲显示,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普及,之前困扰OLED市场的大尺寸问题会逐步解决。随着市场进一步扩大,以及大尺寸OLED电视价格的下降,会有更多的消费者选择OLED电视。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OLED发明人邓青云表示,在OLED技术发展30年过程中,亮度和寿命问题逐步被解决。虽然OLED电视虽然画质更漂亮,但是与LCD相比仍然较贵,因此只能定位高端市场。从上游供应商来看,目前只有LGD能量产OLED屏幕,未来只有更多的企业参与进来,才能推动OLED产业进一步发展。

  但是,OLED要想取代液晶和量子点电视,风险也不小:

  首先,全球最具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彩电霸主三星,已基本放弃OLED电视产业,这对公众无疑将产生心理暗示作用。可以这样说,三星一天不回归OLED电视阵营,则OLED电视产业的发展一天具有不确定性。

  其次,从电视画面表现力来看,量子点电视比OLED电视更具优势。据了解,应用量子点技术的液晶电视,可以将色域从72%提高到110%,大幅提升了显示器件的色彩表现力。

  正是因为看好量子点技术发展前景,TCL、三星坚持量子点电视技术路线,并将量子点电视作为主推产品。今年CES上海信也明确提出,海信未来将选择量子点技术作为电视机产品线的技术突破方向。虽然目前看量子点阵营仍然不如OLED阵营庞大,但均为重量级选手,对消费者及市场的影响力不可低估。

  TCL多媒体CEO薄连明表示,目前,彩电行业正在进入以技术为核心的高阶竞争时代,只有掌握核心科技才有话语权。而量子点扮演的正是这么一个角色。作为下一代显示技术的核心方向,量子点未来将发展到印刷显示阶段,从而深度改变显示产业格局,进而改变人类的生活、生产方式。

  此外,海信集团总裁刘洪新也表示,作为一种新兴的半导体纳米材料,量子点具有许多独特的纳米性质,是下一代显示器件的重要材料。目前量子点材料通过量子点膜形式实现的初步应用,就已经显著提高了LED电视的色彩品质。而量子点材料将通过QDCF方式大规模的应用于液晶面板,更显著的提高画质。而到了QLED阶段,电视不但可以自发光、柔性显示,而且成本更低、能耗更少、画质更优、形式更多、也更加稳定。因此,QLED更符合用户价值。

  据来自NPDDisplaySearch的预测,量子点电视在中国市场的年增长率将达到100%,有望从2016年的60万台增长到2017年的120万台,同时全球范围内也会从2016年的300万台增加到2017年的600万台,成长潜质远超OLED电视。这些数据从侧面反应了市场的选择,量子点电视完成超越,一举奠定了未来显示技术发展方向主流地位。“彩电业的发展,应当回归本质,而量子点则是彩电业发展绝佳的途径。”有观察人士指出,TCL等中国企业积极布局下一代显示革命的印刷显示技术,将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引领产业发展到技术创新,助力中国显示技术实现弯道超车。

  其次,OLED电视产业链不完整,面板良品率偏低,成为制约OLED电视的巨大瓶颈。目前看,OLED面板2018年底之前仍然难以实现供需平衡,意味着OLED电视价格2019年之前不可能降到和液晶电视相当的水平。

  总体来看,两大阵营各有优势、劣势,大致处于势力均衡状态。比如,虽然OLED阵营庞大且赢得先发优势,毕竟量子点阵营站着三星这个巨无霸。须知,一个三星企业的号召力,胜过五个二流彩电企业影响力。

  OLED电视具有自发光的特性,不需要背光源,超薄、能耗低,色彩显示也更加丰富多彩,在诞生之初就被业界认为是“下一代显示技术”。但是直到现在,大屏OLED电视也没有很好地解决成品率低、使用寿命短、成本高等难题,市场占有率并不高。

  相比之下,量子点电视的发展势头却很强劲。量子点电视实际上是一种液晶电视,只不过是背光源采用了量子点(纳米晶体)技术。相比传统液晶电视,量子点电视色彩更纯正,画面更真实;相比OLED电视,量子点电视拥有更高的成品率和使用寿命。

  可以预见的是,2017年将是OLED和量子点展开“拉锯战”的一年,因为谁都不想输,谁都输不起。对于量子点阵营而言,之前已失去先发优势,必须发起猛烈反攻才有望重建消费者信心;对于OLED阵营而言,必须誓死捍卫已经取得的市场地位,否则前面的种种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标签:

关注我们

公众号:china_tp

微信名称:亚威资讯

显示行业顶级新媒体

扫一扫即可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