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华显示网 > 杂志专栏 > 杂志期刊 >

LED行业标准与竞争合作——研究机构、专家学者、上中下游厂商共话LED产业发展

编辑:chinafpd 2010-09-02 14:31:50 浏览:1729  来源:

  行业与标准

  主持人:中国LED产业发展非常快,但也面临着很多的问题。牟同升教授是中国国家标准委员会委派参参与LED非激光光谱安全标准制定领域专家,对LED标准方面的情况非常了解。首先请牟总谈谈,如果要考核出台相关标准,是强制性还是非强制性?对LED企业特别是封装企业带来哪些影响?现在企业要有哪些准备?

  牟同升:讲到LED,它和我们传统的照明光源有本质的区别。尤其我们知道LED基于氮化钾蓝光LED,它的波长在440-460多纳米区间范围。传统光源波长比较弱,我们一些LED亮度非常高的,尤其是蓝光比较丰富的LED,我们目前制定了相关标准。2006年IEC发布了灯光生物安全,对我们所有光源、光辐射安全提出了一些强制的要求。国际标准2006年7月份发布。我们国家同样也有相应标准,是GB-T20145在去年9月份也发布了。但是国家还没有完全列入强制要求。

  但是国际标准发布后,大家对于针对欧盟出口的产品都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都要做CE认证,CE认证要求有一项就是光辐射安全。光辐射安全标准是强制性标准。这个是目前欧盟标准,从去年已经执行。美国从去年到今年两次邀请我到美国国家标准研究院研究美国国家实验室从事有关LED光安全研究,同时建立了LED光安全检测设备,今年2月12号美国能源部召开了未来LED产业圆桌会议,美国也在考虑怎么样制定LED光辐射安全强制标准。国际标准已经发布了,这个国际标准真正要变成一个市场准则要求的话,就要纳入国家法规。所以美国目前的标准,包括UL标准正在准备,我们正在加强合作。2009年8月份IEC又发布了第二份62471-2标准,这个标准主要是对制造商的要求,最近大家看到一些认证公司积极开展有关LED产品认证。

  最后一个问题,LED的器件,在座获奖产品有很多是LED器件,会不会以后有光辐射安全问题?目前这个强制标准主要针对终端产品,但是对于终端应用产品设计过程中没有加入二次光学系统整合的话,你可以根据LED器件光安全认证测试结果去推演,会变成一个什么情况呢?就是终端制造厂家往往要求你的封装企业能够提供封装的LED辐射安全相关的数据,这样简化了他们一些工作。根据我们LED器件测试结果就可以作为我们最终产品分类。目前分类有0、1、2、3类。

  照明领域今年年底、明年年初有三个LED照明标准,一个是LED灯具,IEC60598标准。第二个是住宅一体化LED标准。还有LED模块标准。都会加入安全强制要求。二类产品肯定是不能进入市场,它是强制的。哪些情况用0类,哪些1类,目前正在讨论。这个对我们企业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主持人:您刚才也提到了行业标准可能对终端影响更大一些。往上游做的话,就把压力传到上游,那么对封装这块有没有一个标准?

  牟同升:目前就国际标准来看,对封装器件没有强制要求,但是因为目前终端厂家是非常多,假如都去做认证测试的话,这个费用是非常高的。我们最近在IEC成立了相关工作组,专门针对LED器件提出要求,我们也专门立项了LED器件光辐射要求。这个测试结果怎么样能够用到应用产品,简化应用产品光认证要求。这个应该是明后年相关工作会有结果,对LED做封装的企业也是一个要求。

  主持人:我们在坐的有芯片、有应用、还有封装企业,雷曼是做封装的企业,那么请雷曼的总经理李漫铁谈谈,你感觉到这个标准对你们有压力了吗?

  李漫铁:牟老师提出的光辐射安全是一个新的课题,我想问一下,光辐射安全主要是波长方面还是流明计量方面?

  牟同升:光对人的损伤目前分为五大类,包括紫外线、红外线、蓝光等等。但是目前LED产品主要关注的是蓝光,你讲的能量、光污染实际上是蓝光有效的光化学损伤。这个辐射亮度测试比较麻烦,目前在0类、1类、2类的结果是完全不一样。国际上也碰到很严重的问题,我想我们国内也有同样的问题,怎么样做测试认证。我们得到了技术创新奖,确实我们目前的检测技术,我今天可以完全说我们在国际上目前是牵头的。IEC去年9月份成立的照明产品安全检测方法研究整个项目,我是负责人。美国国家实验室所有骨干光辐射安全建制是我们建立的。这块工作我们会以最快的速度通过,你们产品有一个很好的评价。

  主持人:在坐嘉宾有没有做灯之类的,如果这个是强制标准,你们有没有什么问题。

  王敏:刚才讲的光辐射安全,我接着李总的讲,作为企业家,我们应该怎么样控制这个东西,比如哪些方面会对辐射安全有影响?我们还有方向改进,提早做准备,包括在研发上各方面做努力,否则的话,没有提早研发,以后可能会走在别人后面。

  牟同升:你提出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0类是什么意思呢?就是3个小时一直盯着看,对眼睛都不会有任何伤害。从任何地方看没有一个地方非常非常的刺眼,同时你的LED色温不是非常高,没有做到9000K以上的话,基本你这个光辐射产品可以落入0类的范围。现在我们LED产品为了追求高光效,光辐射安全是一个大问题。最好加上散射、漫射,这样局部亮度会大大下降。另外还有一个,室内照明不要做太高的色温。能源部提出两发发展计划,2008-2012年我们进行的五年计划是替代性光源,用LED怎么样替换到传统光源,它的光效是50流明/瓦。事实上LED灯性能一直不是很好,未来是个很大的问题,我们真正有创新的LED照明未来怎么做?美国2012年面临是LED照明创新设计。今年的3月18号在维也纳国际照明大会上,还有今年年初在美国能源部的会议上包括未来LED发展战略研讨,我们也看到欧美国家对有关LED创新设计,也就是所谓的不完全替代性。我希望我们国内的有前瞻性的企业多关注未来前瞻性LED照明产品。LED产品由于我们目前在设计上没有太多关注这个问题,假如LED做很好的设计,未来我们的LED是更适合我们人类需求光环境的器具。

  记者:LED路灯方面的标准情况?国内有很多地方路灯标准,我们企业设计标准的时候应该按照什么标准设计?

  牟同升:对路灯的要求,第一,产品要符合灯具产品的安全要求。IEC60598有一系列灯具标准,大概有14个标准。针对国内7000系列的标准,你必须要符合安全,他有很多机件、电气等要求。第二,符合路灯照明要求。目前有路灯的道路照明用灯具性能标准,这是灯具标委会制定,这应当是一个原则性标准。我们LED现在做的灯具标准我个人看应该基于这两个标准再做相关的规定。最近台湾的教授也提出相关问题,LED做道路照明,是不是按照传统一样挂到十几米高的地方去?所以这个是未来几年后可能会兴起的挑战。国际照明委员会已经开始这方面研究工作,国内上也有几个地方开始探索性的研究,包括也搞了几十米的道路进行试验,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创新设计,对我们LED带来非常广泛的前景。

  主持人:过去一年里LED行业发展非常快,国庆60周年的LED屏的芯片、封装都是我们自己的,天安门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也提到了真正的中国制造。上海世博会制造的大屏幕很多都用到了自己的芯片,自己的封装。我想请问十三所张教授,你能不能从芯片、封装这块来谈谈国内上下游合作?另外你怎么看待未来他们合作存在一些什么问题?你有什么设想?

  张万生:十三所是中国光协光器件分会理事长单位,我们也愿意利用十三所比较多的资源来为行业作贡献。另外十三所也承担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半导体照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还有知识产权研究课题。今年还要举行一个年会,9月份LED产业学术研讨会在深圳举行,通知已经发给会员单位了。有关学会的事情,稍后请我们赵秘书长谈。我国LED和它的产业链及今后发展方向,我认为核心的东西还是要突出自主创新,要走自己的路,不要跟着别人去做。

  现在通过实践来看,是衬底转移的还是非衬底转移的好呢?他们的优缺点都是什么呢?像科锐是做衬底转移,但是可靠性承受度非常低,耐受力比较差。现在非衬底转移的,加上图形衬底的,国内像三安他们做的芯片已经封装出每瓦100,这样也可以使用,而且可靠性相当不错。硬力实验可以加到165度,而且价格还便宜,成品率还高。这里面我觉得要走我们自己的路,这是上游下游芯片方面。

  在封装应用方面,我觉得也应当走我们自己的路。刚才牟老师已经说了,我们都想跟着传统照明走,传统照明节能灯有一个镇流器,所以我们LED球泡灯实际是一个电源模块,也叫自镇流模块,这不对的,而且现在还成为国家标准。

  另外我们做的白炽灯也是那种COB结构,放了大功率芯片,一看就刺眼。这样做目前来说是一个误区,技术的误区。为什么呢?做室内照明,要有一个合适人的居光环境。所以现在在整个照明方面,应当有我们自己的思路。就是应当采用电光源,功率器件最多也就是1W的。交通灯方面,咱们的成功应用案例也可以说明这个。交通灯200w的白炽灯泡,开始功率光源出来后,马上做出白炽灯源,结果散热不好,现在采用的就是小功率的或者表贴的、直插式的,它用的很好。我们这个照明不能再走传统照明的思路,要打破这个框框。这个应当是面光源、均匀的分布,而且可以避免悬光,电源供电也要打破传统的概念,现在节能灯带着电子镇流器,我们灯泡要带着光源,光源产生的热量影响了电源模块的寿命,而且更换后成了电子垃圾。

  今后这个照明应该像这个房间,我们设计好了,灯和电源分开供电,在这个房间里头设计一个标准化的一个大光源,横流、集中供电,分头一插。而且还利用LED特点,可以控制它的色温。所以在这些方面我觉得上游也好、中游也好,应用也好,我们要走我们自己的路。而且现在,刚才牟老师说了国外也在充分发挥LED的特色,走LED本身的这种符合它特种优势的路。

  主持人:谢谢张教授。其实我特别想知道我们这么多重大的工程用的都是国内自己的芯片、封装器件,是不是有这样一个问题,产品趋同、技术趋同,大家竞争更加激烈,是不是会陷入价格竞争,这个可能不是一个特别新鲜的话题,但是我觉得这是行业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谈到同质化竞争,显示屏可能更有深切体会。世纪澄通李行权副总裁给我们谈一下感受。

  李行权:各位领导,我是第一次参加这个会议,平常都是李总。这次也领到了奖,感谢各位对我们做下游的支持。我的感受有两点:第一,作为下游,现在LED的竞争,包括室内做的所有的屏的价钱只不过是做一个量,而且维护起来是相当的难。我举一个比喻,我们在呼和浩特和唐山的中行、建行做了很多点,维护起来非常麻烦。一个村做一块,维护起来是相当麻烦,基本上每一年维护费都得10多20万。下游接了很多项目,但是付出的劳动力那是相当的大。而且每次中央领导、企业要求我们去开会,给工人加工资,否则留不住人才。城市跟农村一体化,北京市郊区农村把房子撤了,他们都到企业上班,他们不能加班,而且工资待遇要求是相当好的,保险差一个都不行。所以我们企业走到这一步也非常的难。

  主持人:李总,我知道有一些项目客户指定芯片封装,如果客户不指定,你愿不愿意选国内的芯片?

  李行权:愿意,我们公司发展到现在,中游、上游给我们公司支持非常大,而且基本上全国有名的封装企业都到我们公司谈,给我们支持非常大。

  主持人:封装企业肯定也有一些感受,雷曼光电的李总给我们谈谈自身是怎么样进行差异化竞争、提高核心竞争力?

  李漫铁:谢谢!确实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是希望去走差异化,然后避免这种红海,走入蓝海,这都是我们企业目标。但是要做到确实有一定难度,就我们雷曼光电来说,当时6年前做产品定位的时候,还是做了比较好的定位,当时定位高端LED显示器件封装,面向国外的企业。我们非常关注做这块,尽管LED封装这个面很广,有很多方面的应用,有照明应用、有背光应用等等,但是能够非常关注的在某一些领域耕耘,并且能超越,我们还是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特别在这个细分领域我们做得比较成功,所以目前我们在替代进口这方面开辟出了一片蓝海。使得企业能够在这么几年里比较好的发展,获得大家的认同。

  主持人:雷曼光电近年来成长性非常好,所以今年获得了我们最具成长性企业奖。华光也做得非常好,肖总能不能给我们谈谈。你是不是感觉到了这个竞争压力,怎么样走差异化道路?发挥自己优势?

  肖成峰:这个问题不是特别好回答。应该看到,浪潮有60年发展历史,经过几十年发展,IT行业一开始就面临国外竞争,而且IT行业一开始与国外差距也是巨大。但是就我们LED产业发展来看,现在我们刚处于发展期,我的判断是处于刚刚发展时期。

  为什么说刚刚发展时期?新的应用领域不断出现。去年以前还在为指示灯,有些人会说怎么样,今年已经开始背光源、照明一系列,还有植物照明等等。就现在的需求,从芯片来看,都挤到那一堆,当然价格降下来,性价比就好。华光目前12台MOCVD,今年要增长到18台。产业的成熟,一定会走向竞争惨烈的道路。到了最后,我们有我们的优势,他们有他们的优势。当然我们目前技术也不如人家,资金实力好像也不如人家,但有一样,你怎么保持可持续发展。80年代发展计算机初期也是这样,随便一个卖鞋的也卖计算机,现在已经是少数几个品牌在做了。电视机也是,80年代是几百家企业,走到今天,仅有几家了。所以我认为都是必然的规律。

  各个企业各有各的发展规律,浪潮发展到270亿年销售收入,五大产业,半导体是第五大板块,他是一直坚持联合共赢,自主创新,刚开始站在巨人肩膀上,这是走联合发展道路。竞争需要,不是我的强项我要联合。在目前的大产业来看,大陆这几个企业有100、200台,联合起来也未必有台湾一个企业大。这就是我的一些体会。谢谢!

  主持人:我要特别隆重介绍晶能光电的王敏总经理。给我的感觉好像大家都不是特别了解硅衬底发展方向,王总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自主知识产权南昌大学原创的技术在晶能光电实现产业化的硅衬底技术发展方向。去年我们获得小芯片技术创新,今年销售非常好,也实现量产,而且也有80多家客户,今年大功率的也是有一定突破。我们请王总给我们分享一下晶能光电硅衬底发展,也给我们介绍一下你们的发展策略和规划。

  王敏:今天有这么好的机会跟各位同行、各位老师报告一下晶能光电在硅衬底LED技术方面所取得的进步和产业化情况。08年度我们是获得了小芯片技术创新奖。到今年这个时候我们已经有80多家客户,每一个月硅衬底销售额是在500万左右,现在的产品是供不应求,基本上生产多少,出货多少。今年又获得大功率蓝光技术创新奖,我也希望明年再来跟各位老师报告我们在大功率方面的情况。

  我们公司所开发的硅衬底技术是南昌大学江凤益教授的研究,现在小批量生产可以达到80流明,这是技术方面的进步,主要是户内显示屏应用。产业化方面也是有很多的坎坷,刚开始我们出来的时候合格率只有5%。差不多半年逐步优化,现在可以达到75%-80%合格率水平。这就是我们技术和产业化进展情况。现在技术已经成熟,而且这个市场非常好,今年已经启动了扩产计划,在原来MOVCD基础上新增20台MOVCD,扩产目标已经明确了。

  主持人:硅衬底封装有没有特殊要求,每个企业都能做吗?还是说要有一个特殊工艺?

  王敏:我们的结构是倒装玻璃结构,要找自己的方法,不一定要跟国外的路线。我们走的就是天生的玻璃倒装技术,成为一个薄膜性芯片。在我们市场当中也是有一些故事,刚开始我们送样过程中,有一些封装的客户在做的时候不小心打裂了,开始我们也在怀疑这个技术路线能不能走通,但是后来我们自己买了一条封装的线,自己来实验,结果是完全没有问题,后来我们总结了还是需要在推广过程中把封装注意事项告诉大家。现在销售都是从产线工程师过来,每一个产线销售员同时都是工程师。经过这样,我们有很多经历共同去调试软件,告诉一些需要注意的,甚至刚开始锡嘴有些客户是用钢的,我们赠送木的。

  主持人:刚才肖总也提到了台湾的一些企业,中国大陆发展LED产业是不是有必要借鉴中国台湾或者韩国一些经验,我们怎样来学习他们。台湾有一些特点,可能它的商业模式,发展更市场化等等。韩国也有它的特点,国家更重视,企业自己联合更加强一些。我们中国发展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借鉴这些有益的经验,另外我们中国发展LED有哪些优势?张教授给我们谈谈。

  张万生:还回到中国大陆跟台湾,台湾它的特点就是一个消化吸收,台湾有台湾的工业研究院,工研院是直接面向企业,而且是跟企业互动。比如李炳杰过去就在工研院,现在从工研院到了企业,我们国家没有工研院这个词,而把工研院和科学院放在一起了,所以这个自主创新不落实,光靠企业是有一个断层。这可能是一个谬论。但是我又有一个感受,中国的高速铁路为什么发展得这么快,并走在世界前列,他也有一个研究部门,叫做铁道科学研究院,直属铁道部,他不是靠科学院,科学院当然也要做一些工作,他中间有这个层级。我们大陆LED缺少这个层级,所以台湾这条经验我们还是可以考虑。

  主持人:肖总特别有话说。你感觉到封装的企业在采购台湾芯片还是挺多的,有没有感觉到这方面向他们学习什么?或者韩国这块你怎么看?

  肖成峰:应该看到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它的应用点,技术的根本是为了应用。当年手机之父说手机就是为了应用。国外十分注重技术应用。韩国就是,LG也开始投资生产外延芯片,我们大陆有自己的特色,但有一些是可以借鉴,完全复制西方也不行。马列主义到中国来,靠毛泽东思想解决问题。盲目复制是行不通,中国有自己的特点。

  主持人:刚才也提到应用带动,我有一个问题,如果大面积推广或者大尺寸背光,会不会卷入国际知识产权纠纷?

  李漫铁:关于知识产权纠纷,据我所知的情况,目前在国内我们中国很多专利对我们是豁免,但是去到海外,比如日本市场,可能知识产权的问题会比较大。日本出了一个日亚,因为日亚存在,使得日本半导体照明成本非常高。我们中国是一个知识产权豁免区,我们中国可以充分享受到低成本,一个非常有优势成本进入的市场。

  主持人:您是深圳的企业,刚才北京世纪澄通说挺羡慕深圳,深圳的产业给我感觉好像是不是更侧重于中下游,比如封装占70%市场份额,下游应用也非常火,给人感觉好像是上游是不是欠缺一些。李总也愿意引领这个行业成为龙头企业,来做大做强自己,你怎么看待深圳企业的发展。在这个情况下,雷曼光电是不是要引领这个行业?

  李漫铁:不敢当,LED这个产业在深圳来说,深圳是LED产业链相对比较完整,企业数量和规模都是非常不错的地区。这个与深圳的地理位置有关系,深圳是一个移民城市,有很多外来移民,创业型公司非常多。恰好这又是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LED相关公司特别多。在深圳因为配套非常完善,使企业能够快速生产,信息量也比较大,能够多方面获得信息。再一个出口,深圳占的比重非常大,很多国外客户到中国往往先到香港,然后到深圳,深圳确实有这个优势。我们深圳企业里面现在也是百舸争流,这个产业非常热闹,非常繁荣。企业有些走得快、有些走得慢,雷曼公司在扮演一个角色,希望对产业起到促进作用。

  主持人:我之前跟晶能光电王总聊的时候也认为国外一些大企业进来,肯定对人才有一个争夺。上来这么多项目,扩产需求这么快,还是这些人。国外企业进来会不会分流我们人才?

  王敏:短期内可能我们人才紧缺状况会加剧,因为这些企业实力比较强,规模比较大,他们有一些优势吸引人才。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他们进来了抢我们本土人才,其实我们也可以从国外企业吸引人才,如从台湾企业吸引人才。像我们公司现在就有4个台湾人做中高层管理,另外我们有三个从美国回来的科学家,这些也都是利用外面的人。一方面我们的人可能会有一些流失,但是我们也会吸引外面的人,这是相互促进。另外长远来讲,国外大企业掌握规范技术跟生产管理方法的能力,这个可以促进我们自己人才的培养。

  李漫铁:关于人才,我也有几个观点分享一下。我们这个产业因为快速的发展,人才需求非常迫切。目前我们国内的企业因为规模不够大,所以人才稳定性方面确实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因为雷曼光电在快速发展,确实在行业里面也是一个在局部领域的标杆企业,事实上到我们企业挖人的活动也是比较频繁,雷曼光电通过一个快速发展,让公司的核心员工来进行持股,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现在到雷曼光电挖角的公司都知道,雷曼光电的高管挖不掉,这极大的稳定了雷曼光电队伍,我们这个队伍有20到30人的队伍。其次雷曼光电也非常注重把企业作为一个学习型的公司,我们非常鼓励中高层干部去提高自己学历,大专读本科,研究生读博士,公司提供一定资助,让他们在公司发展的时候,自己学历得到一个很好的提升。在短期内我们跟高校合作,我们公司提供工作场地,让相关领域博士队伍到我们公司队伍跟我们研发团队一起去共同研发,这样也解决了我们短期内人才缺乏的情况。

  主持人:谢谢,很有借鉴价值的经验。在场的听众朋友有没有问题问我们台上嘉宾。

  记者:想问一个LED销售模式问题。LED销售有一个经销商模式,公司生产LED产品,自己不销售,分给下属经销商销售,通过经销商一定过程中返回给公司。这个模式在国内并没有实行,在国外有实行,各位老总对这个模式怎么看待?

  .........

  订阅服务热线:0755-86149050 QQ:361295230

标签:

关注我们

公众号:china_tp

微信名称:亚威资讯

显示行业顶级新媒体

扫一扫即可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