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华显示网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

工信部乔跃山处长:推动新型显示产业 提质增效升级

编辑:zhanghexun 2015-04-15 10:42:33 浏览:3032  来源:中华显示网

  在2015中国(国际)平板显示产业大会上,工信部电子信息司乔跃山处长带来了《推动新型显示产业,提质增效升级》的专题报告。

工信部电子信息司乔跃山处长

  平板显示整个制造的体系具有设备精密、生产流程长、工艺复杂、环境要求高等特点,所有的这些特征都是跟智能制造是密不可分的关系,其全产业链也都和智能制造有直接的关联。乔跃山处长首先以最近一个热词“中国制造2025”开始做新型显示产业发展的分享。他表示,国务院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提出这个词,表明中国政府将致力于推动产业结构向中国高端迈进,着力在一些关键领域抢占先机,取得突破。工信部部长苗圩也提出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实现制造业从大变强,计划10年时间进入全球制造业第二方阵。

  大会上,乔跃山处长从产业现状、发展动态、几点思考三个方向做专题报告。

  在产业发展现状上,乔跃山处长介绍,2014年中国平板显示产业产值同比2013年增加50%,成为全球第三大显示器件生产区。中国平板显示产业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以北京地区、长三角、珠三角为主要的产业聚集区。2014年进口持续回落,液晶面板进口438.7亿美元,同比下降11.7%,出口318.9亿美元,同比下降11.1%,贸易逆差随之下滑。本土化配套能力逐渐形成,面板自给能力取得实质性突破,2014年液晶电视面板自给率提升至51.2%。目前,中国各大新型显示技术项目进展顺利,国内多家企业如京东方、天马、华星光电、熊猫等这些公司都在新型显示技术产业线上的建设已经进入攻坚阶段。同时,新技术导入和应用提速,京东方、华星光电、天马等企业在高分辨率、宽视角、窄边框等方面加大投入并取得良好的进展,多种具有鲜明特色的AMOLED样品相继问世,技术创新水平取得长足进步。中国也能为市场批量提供AMI手机显示屏。

  与此同时,他还介绍,中国平板显示产业标准化工作已经系统开展,成立了平板显示技术标准工作组,开展了基于LCD、PDP、OLED等各类显示技术平面、立体、柔性显示器件及显示屏和部分相关材料等的标准化工作。目前平板显示技术标准工作组下设六个专业分组,并启动激光显示、触摸屏等标准化工作。

  针对产业最新发展动态,乔跃山处长介绍,我国大陆已经形成全球平板显示产业新的投资热点地区,在生产线建设和庞大下游市场双重作用下,全球显示产业重心向我国快速转移。在2014年统计的三个主要的整机产品中,电视在全球占比63.6%,手机占比86.2%,锂电更是高达92.7%。目前全球面板供需基本平衡,大尺寸和中小尺寸需求增长分化明显,中小尺寸增长率比大尺寸增长率高得多。新型产品形态驱动产业持续发展,超大尺寸、高分辨率、可穿戴等多方面对整个产业的从技术、规模各方面都形成了强大的驱动力。显示技术的进步推动传统产品提升竞争力,继3D、4K以后,显示技术高附加值化竞争的新竞争核心已经明确为“扩大TFT-LCD的色彩表现范围”。夏普与高通子公司合作开发的产品也达到同样的水平。

  据介绍,中国平板显示投资热情不断高涨,平板显示成为近年来各地的投资热点。2016年前后,中国大陆将增加9条以上面板产业线,届时整个产线总投资将超过4000亿人民币。随着投资热情的高涨,产线的急剧增长和逐步释放,将冲击现有的供需平衡。在今后几年时间内,中国平板显示产线和产能会有一个比较急剧的增长期。

  最后乔跃山处长分享了几点思考。他首先指出,平板显示产业仍然存在产业规模偏小、创新实力不足、产业链建设滞后等问题。目前各级政府也正着力通过各种手段来解决这些问题。尽管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几个主要面板产业集聚地,但是我国大陆地区还是呈现出主体建设分散,配套产业发展滞后于面板产业发展等问题。目前中国平板显示产业在玻璃基板、高端液晶材料、驱动IC、偏光片等上游材料领域仍然高度依赖于国外企业,国内配套仅占极少比例。

  在政策支持上,他介绍国家将继续发挥政策引导作用,逐步推进产业链建设,全力支持技术创新。他特别提到最近发布的《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由于平板显示整个全制造流程是最适合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的产业,工信部正在准备把一些重点的大线的智能建设列入到2015年的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方案里去。而《中国制造2025》后续相关的政策正在集中编制当中。

  对于未来政策的引导方向,乔跃山处长指出主要原则是加强规划布局,重视技术创新,建立共享机制,制定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政策,完善产业链,加强本地化配套:

  第一、加强规划布局引导产业集聚发展,进一步贯彻《2014-2016 年新型显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三年行动计划”可以总结为“三个转变”,即下一步对平板显示产业的支持要从原来的支持量向支持质转变,对产业链的支持从原来的重点支持大线的建设到支持全产业链的培养转变,另外就是从原来普惠的支持政策转向重点支持的政策。“三个转变”的主要目的是防止产能过剩,防止低端产业的进入。

  第二、引导面板企业之间加强横向合作、推动全产业链的整合与兼并重组,根据市场容量来确定。自从政府简政放权以及审批权下放以后,新建的线已经不用再经过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进行审批备案,一方面确确实实简化了政府工作流程,也根据市场规律自由发展。但另一方面由于面板的投资热情高涨,近几年时间内中国可能会出现一个急速的产业建设的高峰期,产线建设、产能释放以后,可能会带来产能过剩和市场恶性竞争。因此,通过一些手段来尽可能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通过调控的手段在这种现象发生的时候,能尽可能避免我们这个产业带来更大的损失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三、重视技术创新,建立共享机制。具体为:完善产业发展的工作机制,强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建设;联合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建立成果共享、专利共享的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研发效能。近年来,很多政府项目已经体现出通过共性技术的研发,还有一些共性技术的论坛,正把在产线建设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解决的一些方法跟其他企业做及时分享。国内企业抱团在一起,能把大家在建设、研发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做充分交流,这对产业共同发展将起到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

  第三、加大下一代显示技术及公益研发,提高产业竞争力。据介绍,工信部也罗列了一些关于AMOLED、激光显示、3D显示等前瞻性显示技术,这也将成为下一步在技术创新上重点关注的方向。针对审批权下放以后产业发展的新形势,工信部正加强产业统计、分析、评估和预警,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产业适应信息消费需求加快升级发展。其次,鼓励企业与金融机构合作,引导金融、社会和企业资金向行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集中,完善产业链,提升本地化配套水平。同时,将支持重点由面板企业转向面板企业与配套企业并重,提高平板显示关键材料的本土化配套水平;引导企业间加强横向合作,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的联合研发和共享成果,对上游产品实现互信互认。

  最后,乔跃山处长表示,作为行业管理部门,工信部希望能跟产业链的整个环节能加强互动、加强沟通,然后在现行的行业管理体制下,能一方面发挥市场作用,另一方面把政府的调控作用能尽可能发挥到最好。

标签:

关注我们

公众号:china_tp

微信名称:亚威资讯

显示行业顶级新媒体

扫一扫即可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