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在信息可视化高度普及的今天,从户外广告牌到室内智慧显示终端,从舞台演播到沉浸式虚拟拍摄,LED凭借高亮度、广色域、高对比度,无拼缝的突出优势,持续拓展应用边界。随着MLED的发展,行业对于画质精细度和极致表现力的追求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点亮每一颗LED 发光芯片的关键环节,传统的PWM(脉宽调制)驱动技术已成为制约LED潜能充分释放的瓶颈。 在此背景下,诺瓦无极Infinity方案应运而生,以PWM+PAM混合驱动为基础,通过混合驱动、智能算法与显控系统的深度融合,带来了LED显示行业前所未有的超高画质解决方案。 2. 从PWM到PWM+PAM:技术演进的必然选择 在LED显示的发展历程中,PWM驱动技术长期扮演了核心角色。它通过调节电流导通时间控制亮度。随着MLED向更高像素密度、更高动态范围和更高要求的应用场景(如虚拟拍摄、MLED电视、车载透明显示)发展,单纯的PWM驱动技术愈发显得力不从心。 首先是灰度限制。传统PWM的灰度等级取决于灰度时钟GCLK,一旦进入16bit、18bit灰度等级,所需的频率将超过30MHz甚至更高,PWM芯片通常采用倍频技术增加GCLK计数,这对IC工艺与成本带来巨大挑战。并且过高的GCLK又衍生出灯板EMC、低灰一致性、功耗等问题。单纯PWM驱动已无法满足更精细画质的发展要求。 其次是亮度和对比度的限制。传统PWM驱动下一旦确定GCLK频率,亮度的最小值与最大值即被锁定。若要突破亮度限制,只能以提高整屏驱动电流(GCC)为代价,这不仅会导致低灰的亮度升高,也会产生更高的功耗。PWM自身的限制导致画面对比度不足,动态范围受限。 还有视觉刷新率的限制。纯PWM驱动技术下,低灰的的有效导通时间极短,刷新周期无法进一步压缩,导致低灰段的刷新率极低,在输入帧频60Hz下1灰阶只有60Hz,所以在低灰画面极易被人眼和拍摄设备捕捉到扫描线,这就是长期被行业诟病的低灰低刷问题。 面对这些LED画质极致苛求的挑战,行业亟需一种更智能、更灵活的驱动方式。PWM + PAM混合驱动技术的出现,迅速展现出其必然性与核心优势。 3. 无极Infinity:混合驱动、算法、硬件的深度协同 LED屏的画质优化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无法依靠单一的驱动技术或显控技术独立实现。无极Infinity方案,以PWM+PAM混合驱动为基础,通过混合驱动、智能算法与显控系统的深度融合,彼此紧密依赖,构成了一个可以调和出最佳画质效果的整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画质提升。 LED显示屏对人眼的冲击首先来自画面对比度,这取决于最亮与最暗两个极值的突破。Infinity方案通过PWM与PAM协同,让亮度调节拥有脉宽与幅值的“双重维度”。在高亮区,基于PWM的基础,PAM继续提升电流,释放更具冲击力的峰值亮度;在低灰区,基于最小脉宽,通过PAM降低电流幅值,让低灰的最小亮度下潜到更暗,不仅拓展了对比度和动态范围,又全面提升了亮度精度控制。 在拓展动态范围之后,如何在最亮与最暗之间切分出更多的中间灰阶,成为决定画面细腻度的关键。Infinity拥有最大16bit的PWM位深和8bit的PAM位深,能够进一步拓展灰阶,将画面呈现出更细腻的层次,让高光和低灰的细节也能清晰可见,带来更丝滑自然的画面表现。 在色彩准确性上,Infinity同样展现了独到之处。不同电流下,LED光谱往往发生漂移,导致色彩失真。Infinity凭借混合驱动的精细控制精度,借助MG算法,通过RGB的逐级校准,对颜色漂移进行精准补偿,色差ΔE稳定控制在2以内(肉眼难以察觉,属于极高色彩还原精度),色温偏差可控制在±100K(基于6500K色温测试)。同时,系统还能够精准实现国际标准色域(sRGB、Rec.709、DCI-P3、Rec.2020),确保任何视频源在LED显示屏的精准呈现。 在视觉刷新率维度,Infinity通过引入PAM的幅值调节,像素级的动态调节LED的电流大小,为屏幕刷新提供了充裕的时间,实现更多的脉宽次数,进而在保证低灰效果的情况下实现低灰高刷新率,1灰阶刷新率相较传统PWM技术可提升4-8倍。 在均匀性方面,Infinity通过全灰阶校正技术确保了LED屏体在全灰阶的均匀性呈现,更考虑到LED长时间点亮的热衰减问题,通过自适应热力补偿技术,利用热分布预测模型,动态调节亮度与色彩,大幅消除了因温度变化带来的色彩不稳定现象。这让屏幕在长时间运行场景下,依然能够保持均匀一致的显示效果,为高端应用提供了坚实保障。 无极Infinity方案以PWM+PAM混合驱动为基础,通过驱动IC,智能算法,控制系统的深度融合,构成了一个可以调和出最佳画质效果的综合性方案,让MLED显示实现超高画质,模拟自然色彩,呈现出极致真实感的画面效果。 4. 技术优势转化为应用价值 技术的最终意义,在于应用场景中为用户带来的价值。Infinity的独特之处,正在于它并非解决某一个单点问题,而是在不同场景中,通过多项特性的结合,满足客户多领域场景中,极致严苛的高画质需求。 在xR舞台与虚拟拍摄中,摄像机拍摄显示屏上的画面场景,对LED显示画质要求极高。高刷新是xR应用的基础,同时还必须具备高亮度来还原光影,高对比度来展现层次,高色准来避免色偏。Infinity无极方案在这些指标上形成组合优势,可以做到确保现场肉眼真实,镜头捕捉自然,为影视制作带来高度沉浸的表现力。 在指挥中心显示场景中,信息的精准传达是首要任务。这依赖于细腻的灰阶表现和超高色准,保证监控调度场景中画面与文字的清晰度与准确度;也依赖于长期运行下的热补偿机制,避免画面色彩随时间发生漂移。Infinity的综合能力,正是这种高可靠场景的理想解决方案。 在高端商显市场,用户关注的是“好看,清晰,流畅”。超高的动态范围带来亮暗分明的层次,精准色彩让自然界的色彩原汁原味,高灰阶让画面细节清晰,层次分明;高刷新率让画面过渡丝滑无痕。对于观看者而言,这种画质接近人眼真实感知,让HDR内容真正走进生活。 而在车载和户外广告等应用场景中,Infinity的优势还有能耗与稳定性。低功耗带来更长的使用寿命和更高的安全性,低温升减少了散热负担,同时在阳光直射下仍能保证高亮度和高色彩还原。无极Infinity方案助力这些显示场景从更加可靠。 5. 结语 无极Infinity方案是以PWM+PAM混合驱动为基础,通过混合驱动、智能算法与显控系统的深度融合,突破了行业10多年未曾改变的传统驱动技术架构,系统性解决或改善了灰度不够、刷新不足、动态范围受限、色温漂移与均匀性不足等长期困扰行业的痛点。

无极Infinity也成功做到了将这些技术突破转化为可感知的用户价值:更真实的色彩、更丰富的细节、更舒适的观感、更高效的能耗表现。这不仅意味着MLED在超高画质道路上的跃迁,更意味着LED显示行业在追逐高画质的进程中,正在迎来一个由“PWM驱动”走向“PWM+PAM混合驱动”的新技术路径。
无极Infinity,不只是一次技术革新,更是行业未来的方向。
关注我们
公众号:china_tp
微信名称:亚威资讯
显示行业顶级新媒体
扫一扫即可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