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mbus公司企业解决方案技术副总裁Steve Woo(左)和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营销官Jerome Nadel(右)接受媒体采访
元器件交易网讯 在谈到相机时,人们习惯于对比
无透镜智能感应器技术原理
传统上,我们主要使用两种成像方式为反射和折射,这两种方式成像的原理是成像光线通过镜头进来,然后被传送到传感器上进行处理。镜头起到一个分光的作用,把光线导进来然后然后以所需的形式落到传感器上。
而无透镜智能感应器采用的成像方式是衍射,用衍射相位光栅替代了镜头,本质是一个经过光栅蚀刻的传感器。传感器上有蚀刻成螺旋形的光栅,当光线通过传感器时,传感器可以收集各个方向传来的光,从而获得一幅扭曲 的
衍射相位光栅是一层极薄的材料,上面有一些刻的花纹和刻度的东西。光栅并不是固定的螺旋的图案,事实上它可以刻成不同的形状,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图像经过光栅进入感应器,因为我们预先知道光栅上的螺旋的图像是什么样子的,我们就可以利用数学公式来重构图像,
衍射相位光栅是一层极薄的材料。在光栅上会可有不同的花纹和图案,因为它很薄,所以感应器的体积相应就非常小,可实现提交小、成本低的成像效果。
有时候光通过光栅进入传感器,传感器本身就可以判断前面是什么物体,根本不需要后期处理。
不同的光栅形状适应不同的应用,有的是为了帮助成像,有的是为了判断是否有物体移动,有些可以帮你判断在5-10米之间是否有东西存在,Rambus有一系列衍射光栅组合,可以根据具体的场景进行优化,可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
无透镜智能感应器的具体应用
这种传感器仅有0.2毫米厚,最高能拍摄128×128(像素)的图片。
“它可以在不同的光谱范围内使用,包括红外光、可见光和紫外光等,这个技术不会取代高端的成像设备,但可带来新的成像方面的应用,可以探测动作和光流等,”Steve Woo称。
同时他举例描述了几个应用场景:
比方说,我在坐在开着的电脑旁,长时间不用它就会黑屏,所以这就需要一个传感器,他不需要太高的分辨率和像素,就能够检测到用户是否在使用电脑,避免用户长时间没有操作电脑而导致其黑屏。
再比如开车时,司机没有往汽车右侧看,但右边发生了紧急状况,而这个感应器可以检测到这一状况给司机发出警告。
我们的感应器在可见光和非可见光的光谱范围内都是可用的。当前红外成像技术成本非常昂贵。通过我们的技术,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红外成像的成本。
同时我们希望将这项技术商业化,在计算机技术、消费电子和汽车领域寻找合作伙伴,将其推向市场。
当前,可穿戴设备市场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全世界,都还处于一个起步时期,因为它们的应用场景和应用范围还很小。如果科技公司在开发下一代可穿戴设备时能加上无透镜智能感应器,并将其与云端连接起来,那它们将能开拓更大的发展空间,将可穿戴设备应用在更多领域,实现产品的多样化。
Rambus公司成立于1990年,目前拥有员工450人,致力于创新型技术解决方案,除了半导体内存架构产品,同时涉及安全、LED照明和智能感应领域,
关注我们
公众号:china_tp
微信名称:亚威资讯
显示行业顶级新媒体
扫一扫即可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