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华显示网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

手机面板5月报价平稳;但库存正上升;4K2K平板面板计划

编辑:admin 2014-05-21 15:21:14 浏览:683  来源:集微网

1.手机面板5月报价平稳;但库存疑虑正上升;

  尽管今年5月份智慧型手机面板价格大致还算平稳,包括4寸、4.5寸、5寸面板下半月均维持平盘。不过,市场研究机构NPD DisplaySearch指出,由于厂商强力促销5寸和5.5寸HD产品,加上政策与消费者观望等因素交错影响,中国手机市场库存疑虑正在升高。

  目前外界对于中国手机市场库存疑虑主要观察重点包括:税收政策调整后的电信营运商补贴政策、消费者等待更多4G智慧型手机选择来临、消费者正等待iPhone 6到来等等。一般认为,上述因素可能造成3G智慧型手机库存上升,进而使一些(手机)面板价格面临向下调整。

  平板电脑方面,NPD DisplaySearch观察显示,今年5月份平板电脑需求表现持平或轻微下滑。有些中国电视品牌商大力销售自家平板电脑、带动需求增加。但7寸产品需求减少。面板厂商现在都能提供多尺寸平板电脑面板,其中有些是有利可图的机种。整体而言,今年5月份平板电脑面板报价持平。

  据调查,今年 5月份下半月手机面板报价平稳。其中,4寸报价维持5.2-6.3美元,4.5寸报价7.8-9.6美元,5寸(960x540) a-Si面板报价13-17美元,5寸(1920x1080)LTPS面板报价27-30美元。7寸IPS/FFS广视角平板电脑面板报价约23-30美元,10.1寸报价40-44美元,也都保持平盘。精实新闻

  2.研调:面板厂产能满载至第3季;

  研调机构WitsView指出,面板厂多元产品开发策略,有利于产能满载,并可望延续到第3季。

  WitsView表示,新产品初期较低的生产良率,伴随而来的产能损耗,让新规格面板供给吃紧;加上新规格面板对其他面板的产能排挤效应,让供给更为趋紧。

  WitsView研究协理刘陈宏表示,中国大陆五一假期之后,6大电视品牌平均库存仍仅有4.7周;健康的库存,加上下半年积极冲刺年度出货目标,未来几个月中国大陆品牌面板备货力道依然强劲。

  同一时间,面板厂持续瞄准下半年市场,在新尺寸、曲面电视面板,超高解析度(4K2K)、大尺寸产品、铜制程,及有机发光二极体(OLED)新产品多有着墨。

  WitsView公布最新中、大尺寸面板报价显示,5月液晶电视32至42寸宽萤幕面板上涨1至2美元,46、48宽萤幕上涨1至3美元,50、55寸宽萤幕价格持平,但部分客户接受微涨。

  在部分电浆电视(PDP)需求被液晶电视取代,以及墨西哥政府23.6寸电视补贴政策刺激下,今年全球液晶电视出货量可能会高于预期,超过2亿910万台。

  液晶显示器(Monitor)面板方面,因产能受限,18.5、20、27寸宽萤幕报价持平,19寸宽萤幕面板报价调涨约1美元,19.5、21.5寸宽萤幕小涨0.3至0.5美元,至于23、23.6、24寸宽萤幕上涨0.5至1美元。

  刘陈宏表示,由于液晶电视面板需求超乎预期,抢占液晶显示器面板产能;加上中小产品也分食原本供应液晶显示器的5代线面板产能,液晶显示器面板供需持续紧绷。

  他说,以19.5寸宽萤幕为主的一体机(AIO)机种补贴,与规格转换等因素,让液晶显示器面板供需更加紧绷。

  笔电面板报价方面,15.6寸面板报价上涨0.5至1美元,特殊状况下,价格甚至可以调涨1至3美元。14寸宽萤幕微涨0.2至0.5美元、17.3寸宽萤幕报价大致持平,11.6寸和13.3寸宽萤幕整体报价也持平。

  微软针对249美元以下低价笔电推出补贴策略,激励15.6寸宽萤幕笔电需求。配合欧美经济复苏,15.6寸、14寸宽萤幕中阶价位笔电需求同样回温。

  此外,国际品牌手机需求增温,排挤部分笔电面板产能,WitsView预估,第2季笔电面板报价将延续持平,或微幅上涨。         

  3.4K平板兴起?             零组件能否适应扮关键

  4K电视在各厂力推之下,渗透率已经逐渐提升,而除了电视应用外,4k面板也逐渐扩大至笔电、智慧手机装置上,平板电脑是否也有机会呢?现阶段以JDI动作最为积极,除了推出新产品之外,也规划进行量产,市场研究机构NPD DisplaySearch指出,相关零组件能不能适应4K萤幕,将影响其后续发展进度。

  目前已经有部分面板厂开发出4K平板电脑面板,其中日本显示器(JDI)动作最为积极,JDI主要着力于过去曾推出相关高解析产品,包括于2013年展示解析度达365 ppi的12.1寸4K液晶面板,近期又再进一步以6代线和LTPS低温多晶矽技术,开发出10.1寸4K平板电脑面板,解析度提升到438 ppi,并已开始送样,而不让JDI专美于前,夏普和LGD也在发展4K平板电脑LTPS面板,希望也能够分一杯羹。

  观察现阶段市场解析度规格,ppi多落在300多左右,7.0寸为323 ppi,8.4寸359 ppi,12.1寸则来到364 ppi。但在JDI推出10.1寸438 ppi面板之后,也规划将放量生产,预期将促使平板电脑面板解析度规格提升,朝向400ppi迈进。

  不过,NPD DisplaySearch也提醒,虽面板厂推出高解析4K平板电脑面板,但相关零组件包括处理器、相机模组、相机影像感测器、背光源、驱动IC等生态系统是否能够支援4K萤幕等,都将大幅影响搭载4K面板平板电脑产品的推出时间和市场成熟度。经济日报

  4.NPD:4K2K平板电脑面板计划推出;

  NPD DisplaySearch今天表示,4K2K液晶电视正加速在电视市场推展,4K2K面板也逐渐渗透到液晶监视器和笔电、甚至是智慧型手机市场。未来 4K2K面板可能也将进入平板电脑市场,平板电脑零组件是否已经准备就绪,将是影响4K2K平板电脑发展速度的关键。

  NPD DisplaySearch说,目前已经有面板厂开发出4K2K平板电脑面板。其中,日本显示器公司(JDI)是最积极投入的厂商之一,JDI早在 2013年就展示4K2K液晶面板。近来又推出10.1寸4K2K平板面板。另外,夏普和乐金显示器(LGD)也正在发展4K2K平板电脑的面板。

  然而,现在还不能确定的是,平板电脑生态系统是否已经准备好适应4K2K萤幕,特别是零组件方面。像是应用处理器、相机模组、相机影像感测器、背光源、驱动IC等零组件。

  以相机镜头和CIS影像感测器来说,4K2K图像具有8.3百万画素,因此画素数量对相机镜头和CIS来说不成问题,但应用处理器如何高效处理庞大图像数据是个问题。

  至于显示器背光源,9寸4K2K面板的像素密度大约489ppi,假设采用低温多晶矽(LTPS)或半导体氧化物(IGZO)面板,则背光穿透率大约3%至4%。

  若品牌业者和面板厂需要亮度为400 nits,那么背光亮度必须达到10000至13500 nits。目前背光厂已可用超薄边框面板结构,支应14000 nits智慧型手机面板,顺利的话,这样的架构亦可支援平板电脑。经济日报

  5.触控市场增量可观 穿戴设备渐成气候;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快速普及,让触控产业规模持续增长。触控面板厂商在积极进行产业布局的同时,也将发展重点转向新产品和新技术,拓展触控应用市场。近日,在2014上海国际触控屏展览会上,触控面板厂商布局ITO取代材料技术最为瞩目,而穿戴设备在触控领域的应用也开始崭露头角。业成集团GIS执行副总王建二在展会现场接受采访时说,全面触控时代已经来临。在新兴的可穿戴领域,触控技术不是问题,最重要的是如何将技术真正应用到生活层面,如何研发出打动消费者的产品,这是厂商探索穿戴式触控领域的关键。

  触控市场增量可观

  当成本降低到一定程度时,触控市场还会有更大的增长空间。预计2014年触控屏出货量将增长15%。

  尽管触控屏产值增长率4年来首次出现1%的下滑,但是仍然无法掩盖厂商对触控市场的热情。根据DisplaySearch数据统计,2013年整体触控产业出货额近314亿美元,同比增长近30%。2014年触控屏出货量仍将增长15%。

  优派显示器事业部销售总监李超表示:“凡是使用显示器的地方,都可能会被触控屏幕替代,未来触控市场增长量还是非常可观的。”对于触控屏产业的发展,李超认为,目前触控屏的成本还比较高,尤其在显示器市场,很多消费者都把触控看成附加功能。现阶段触控显示器的市场增长稍慢于整体行业,当触控屏的价格下降到一定程度时,触控市场还会有更大的增长。

  正是因为看好触控市场的发展前景,不仅面板大厂积极向触控屏领域拓展,部分中小企业也希望在触控市场分得一杯羹,这使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南京华睿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商务部项目经理龚嘉骏在展会上接受采访时说,除了目前公司现有的中小尺寸产能,华睿川还将筹划两项扩产计划,一是在CF项目基础上规划OGS,预计2015年3月投产;二是在中电熊猫8.5代TFT生产线上规划On-cell,借助夏普技术实现,预计2015年投产。

  NPD DisplaySearch研究总监谢忠利表示:“众多的触摸屏厂商队伍使行业竞争不断加剧,所以即使面板出货量仍呈不断上升趋势,但模块的平均出货价格和利润却一直下降,大尺寸触摸屏模组产能(尤其是OGS)供过于求。我们预测触摸屏产业的洗牌已经开始,有些厂商无法获得足够的利润生存,而有些厂商也已在寻求新的发展方向,包括新一代的ITO(铟锡氧化物)替代材料与相关制程。”

  厂商积极开发ITO替代技术

  厂商积极开发性能更好的ITO替代技术,其中石墨烯、Metal Mesh和纳米银技术成为厂商重点研发方向。

  在手机触控屏中,ITO是不可缺少的材料,但是ITO也存在成本高、不易回收等问题。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触控厂商都在寻求新的替代技术。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目前主流ITO取代材料技术包含Metal Mesh(金属网格)、纳米银、石墨烯、有机导电材料等,其中Metal Mesh和纳米银技术更具量产可行性,是大多数触控厂商技术研究的方向,而石墨烯技术由于具有良好的特性,不少厂商也在积极进行技术开发。

  深圳宇顺电子技术总监杨顺林表示,ITO已经发展很多年,具有独特的优势。在ITO的替代材料中,纳米银在中大尺寸比较有优势,价格比ITO膜约低30%; 石墨烯应用在中小尺寸领域会比较好,应用石墨烯膜材能制成可折叠的显示触控器件;而Metal Mesh可用于大尺寸FILM产品,具有轻薄的优势。

  常州二维碳素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彭鹏说,ITO导电薄膜的利润一直在下降,相对于ITO,石墨烯在导电率、透光率等方面更具有优势,而且柔性触控具有非常大的优势。但是用石墨烯材料做大尺寸触摸屏有两方面的限制,一是生产设备的问题,石墨烯不像ITO设备已经很成熟,做大尺寸效率会比较低;二是石墨烯导电性方面,还有更大的提升空间。

  在展会上,常州二维碳素科技有限公司展出了采用石墨烯技术的智能手机。据彭鹏透露,现在石墨烯手机已经接到一些小厂的订单,但是还没有大批量的出货。由于石墨烯是新技术,中兴、华为虽然一直关注,但是在采用方面还是比较谨慎的,大厂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接受石墨烯技术。

  采用Metal Mesh技术的触摸屏产品越来越多,其中业成集团GIS展示了84英寸Metal Mesh触摸屏,抢占原本属于红外触摸屏的市场。

  3M中国有限公司全国高级销售经理岑岭说,Metal Mesh技术最大的优点是做大尺寸,尤其是55英寸以上的大屏幕触控屏非常具有优势,其电阻值要比ITO小。

  可穿戴显示屏应用渐成方向

  将触控技术应用于可穿戴领域已经逐渐成为厂商的共识,这让柔性触控显示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随着可穿戴设备逐渐成为行业热点,相关配套产业也迎来了巨大的商机。根据IHS提供的数据,可穿戴式显示器的销售额将从2014年至2016年呈现90%以上的增长率。2020年随着Flexible及Stretchable采用率剧增,其年销售额增长率将达到52.9%,并且市场规模也将增长到227亿美元。

  记者在2014上海国际触控屏展览会上注意到,在智能穿戴设备领域,已经有部分厂商展示了带有触控功能的产品,市场前景广阔。无论是触控面板厂商还是材料厂商,都已经为可穿戴触控屏做好了相应准备。

  可穿戴设备逐渐成为市场热点,柔性是石墨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虽然可穿戴显示刚刚发展起来,配套还不健全,但是作为触控透明导电材料,石墨烯可以做到柔性显示,这也给业界带来一个信号,触控技术已经准备好了。

  在展会上,业成集团GIS展示了水触控和3D曲面贴合之应用技术与产品。水触控技术是采用薄膜的方式来做的,通过改善制程触控模组就可以防水。水中触控模块未来计划应用在穿戴式产品,技术不是问题,但是如何打动消费者,如何做到更精细、触控更灵敏,是业成集团GIS一直探索的问题。中华显示网

  6.OLED显示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体(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是1种光电半导体,该技术若被用在显示应用上,亦可称为有机电激发光显示(Organic Electroluminesence Display;缩写同样是OLED)。OLED与薄膜电晶体液晶显示器为不同类型的产品,前者具有自发光性、广视角、高对比、低耗电、高反应速率、全彩化及制程简单等优点,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器可分单色、多彩及全彩等种类,而其中以全彩制作技术最为困难。

  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器依驱动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被动式(Passive Matrix;PMOLED)与主动式。OLED的特性是自发光,不像薄膜电晶体液晶显示器需要背光,因此可视度和亮度均高,且无视角问题,其次是驱动电压低且省电效率高,加上反应快、重量轻、厚度薄、构造简单、成本低等,被视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产品之一。

  7.面板订单 连12月负成长

  大陆五一「黄金周」的电视销量疲软,以致台湾4月精密仪器接单金额难挽颓势,只有27.4亿美元,年减13.3%。经济部表示,精密仪器接单主要反映面板接单情况,已连续12个月负成长,创史上最长衰退期,台湾面板业想反败为胜,势必要提升技术与竞争力。

  经济部统计处长林丽贞表示,精密仪器接单不旺,主因是电视面板需求未如预期,加上国际竞争激烈,价格走低所致。

  

标签:

关注我们

公众号:china_tp

微信名称:亚威资讯

显示行业顶级新媒体

扫一扫即可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