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华显示网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

触控市场增量可观 穿戴设备渐成气候

编辑:admin 2014-05-20 13:42:19 浏览:609  来源:中华液晶网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快速普及,让触控产业规模持续增长。触控面板厂商在积极进行产业布局的同时,也将发展重点转向新产品和新技术,拓展触控应用市场。近日,在2014上海国际触控屏展览会上,触控面板厂商布局ITO取代材料技术最为瞩目,而穿戴设备在触控领域的应用也开始崭露头角。业成集团GIS执行副总王建二在展会现场接受采访时说,全面触控时代已经来临。在新兴的可穿戴领域,触控技术不是问题,最重要的是如何将技术真正应用到生活层面,如何研发出打动消费者的产品,这是厂商探索穿戴式触控领域的关键。

  触控市场增量可观

  当成本降低到一定程度时,触控市场还会有更大的增长空间。预计2014年触控屏出货量将增长15%。

  尽管触控屏产值增长率4年来首次出现1%的下滑,但是仍然无法掩盖厂商对触控市场的热情。根据DisplaySearch数据统计,2013年整体触控产业出货额近314亿美元,同比增长近30%。2014年触控屏出货量仍将增长15%。

  优派显示器事业部销售总监李超表示:“凡是使用显示器的地方,都可能会被触控屏幕替代,未来触控市场增长量还是非常可观的。”对于触控屏产业的发展,李超认为,目前触控屏的成本还比较高,尤其在显示器市场,很多消费者都把触控看成附加功能。现阶段触控显示器的市场增长稍慢于整体行业,当触控屏的价格下降到一定程度时,触控市场还会有更大的增长。

  正是因为看好触控市场的发展前景,不仅面板大厂积极向触控屏领域拓展,部分中小企业也希望在触控市场分得一杯羹,这使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南京华睿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商务部项目经理龚嘉骏在展会上接受采访时说,除了目前公司现有的中小尺寸产能,华睿川还将筹划两项扩产计划,一是在CF项目基础上规划OGS,预计2015年3月投产;二是在中电熊猫8.5代TFT生产线上规划On-cell,借助夏普技术实现,预计2015年投产。

  NPD DisplaySearch研究总监谢忠利表示:“众多的触摸屏厂商队伍使行业竞争不断加剧,所以即使面板出货量仍呈不断上升趋势,但模块的平均出货价格和利润却一直下降,大尺寸触摸屏模组产能(尤其是OGS)供过于求。我们预测触摸屏产业的洗牌已经开始,有些厂商无法获得足够的利润生存,而有些厂商也已在寻求新的发展方向,包括新一代的ITO(铟锡氧化物)替代材料与相关制程。”

  厂商积极开发ITO替代技术

  厂商积极开发性能更好的ITO替代技术,其中石墨烯、Metal Mesh和纳米银技术成为厂商重点研发方向。

  在手机触控屏中,ITO是不可缺少的材料,但是ITO也存在成本高、不易回收等问题。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触控厂商都在寻求新的替代技术。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目前主流ITO取代材料技术包含Metal Mesh(金属网格)、纳米银、石墨烯、有机导电材料等,其中Metal Mesh和纳米银技术更具量产可行性,是大多数触控厂商技术研究的方向,而石墨烯技术由于具有良好的特性,不少厂商也在积极进行技术开发。

  深圳宇顺电子技术总监杨顺林表示,ITO已经发展很多年,具有独特的优势。在ITO的替代材料中,纳米银在中大尺寸比较有优势,价格比ITO膜约低30%;石墨烯应用在中小尺寸领域会比较好,应用石墨烯膜材能制成可折叠的显示触控器件;而Metal Mesh可用于大尺寸FILM产品,具有轻薄的优势。

  常州二维碳素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彭鹏说,ITO导电薄膜的利润一直在下降,相对于ITO,石墨烯在导电率、透光率等方面更具有优势,而且柔性触控具有非常大的优势。但是用石墨烯材料做大尺寸触摸屏有两方面的限制,一是生产设备的问题,石墨烯不像ITO设备已经很成熟,做大尺寸效率会比较低;二是石墨烯导电性方面,还有更大的提升空间。

标签:

关注我们

公众号:china_tp

微信名称:亚威资讯

显示行业顶级新媒体

扫一扫即可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