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华显示网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

On-Cell触控面板技术市场难大爆发

编辑:admin 2014-05-19 10:39:47 浏览:748  来源:中华液晶网

  面板厂放下身段跟触控IC厂合作开发On-Cell触摸显示屏后,让On-Cell商品化的技术问题暂时得以缓解。由于On-Cell在结构和光学上,有明显的优点,在前段时间里确实给了面板厂较强的信心,几乎所有的面板厂商,都加快了On-Cell触摸显示屏的研发和量产化步伐。

  然而现实的情形是,On-Cell触摸显示屏市场并没有如面板厂的意愿爆发,终端客户开方案的多,量产的却并不多。On-Cell触摸显示屏在终端市场的不景气,让其价格也快速松动,反而沦为客户跟传统GFF 、OGS触摸屏的砍价陪衬。

  看似容易,实际难

  从苹果iPhone采购的GG结构电容屏来看,在材料成本上有着明显优势的GG电容屏,因加工成本高,价格一直没降多少,这也是F-TPK宸鸿2014年一季度报告期内,仍能实现营业收入266.18亿元新台币(约人民币55.1亿元)的原因。

  一方面On-Cell的sensor感测线路加工流程,跟苹果iPhone的GG结构电容屏sensor感测线路加工流程类似,都是要双面加工。相比加工良率不高的GG结构电容屏来说,On-Cell的基板是比G sensor基板贵得多的显示屏。

  另一方面,为了避开苹果GG 双面ITO电容屏的专利,目前多数On-Cell线路没有采用在显示屏的CF基板两面制作sensor线路,而是采用了在成品显示屏盒外表面,制作毛毛虫工艺的sensor线路,但是多数厂商又小看了毛毛虫工艺的黄光难度。

  据业内人士透露,很多面板工厂为了不占用太多的投资成本,并没有配备面板厂那么好的黄光设备来制作On-Cell感测线路,加上大意的设备选型和生产管控,又缺少电容屏的其它工序的加工经验,在真正生产加工时,毛毛虫黄光sensor的良率并不见得比生产加工双面ITO G sensor的良率高。

  没法进入高端品牌认证体系

  据了解,即使是使用毛毛虫工艺的GG或OGS结构电容屏,因为报点准确性和反应速度上的问题,仍还没进入高端品牌的认证体系。

  同样采用毛毛虫工艺的On-Cell产品,由于感测sensor线路更接近LCD TFT驱动层,在处理杂讯方面比GG或OGS更难,也面临难以进入高端品牌认证的问题。

标签:

关注我们

公众号:china_tp

微信名称:亚威资讯

显示行业顶级新媒体

扫一扫即可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