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尺寸液晶面板利润逐步降低,而中小尺寸市场成为面板厂商积极布局的战略高地。尤其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快速发展,让中小尺寸面板市场需要量激增。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国内面板厂商积极攻占中小尺寸市场,希望从面板短缺中获益。中国大陆几家面板厂京东方、天马、龙腾光电纷纷表示2014年将继续增加中小尺寸面板产能。同时,随着高分辨率、大尺寸手机面板日益成为主流,国内面板厂商将加大新技术产品的市场布局。
中小尺寸面板市场需求强劲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热销让上游面板企业尝到了甜头。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市场需求强劲,带动台湾面板厂业务转以大陆地区为主力,上半年中小尺寸液晶面板出货量达7.68亿片,年增2.7%。根据DisplaySearch估计,201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达到9.37亿部,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两个最热门的面板出货量将达到13亿片,占所有中小尺寸面板出货数量的55%。
2013年,随着大屏幕智能手机市场需求快速增长,手机面板供应状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智能手机尺寸增大使得液晶面板面积加大,而目前全球面板厂并无太多新增产能,从而造成中小尺寸面板市场需求激增。而国内面板厂商深天马、京东方等将有望从此次中小尺寸面板缺货中获益。
根据深天马发布的前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预计2013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400万元-12500万元,同比增长90%-110%。其中,公司预计2013年7-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300万元-10300万元,同比增长90%-110%。深天马业绩同比大幅增长,主要原因是产品结构有所调整,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大幅提高。
京东方预计2013年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18-20亿元,同比上年增长597%-675%。从利润率看,京东方的中小尺寸产品的贡献比较大。京东方某高层人员表示,京东方不断提高移动终端面板产品的产能,但仍然无法满足客户需求。今年上半年,在京东方移动终端显示屏出货量中,智能手机屏占到85%。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新闻发言人蔡志承表示,龙腾光电第5代TFT-LCD生产线,具有每月处理12万片玻璃基板的产能, 其中手机面板产能约占公司全产能的一半,并且还在持续增加。目前龙腾光电手机面板生产良率达到99%以上,出货量已占全球市场10%。
高世代线亦“委身”中小尺寸
记者查阅数据显示,2012年第四季度5代线用于生产手机面板的比重为17%,而到2013年第二季度这一比例提升至20%~25%。
中小尺寸液晶面板由于具有高精度、高附加值的特点,近年来受到不少面板厂商的青睐。随着智能手机面板尺寸大型化,中小尺寸面板生产线将逐步向5 代线,甚至向6代线这样的高世代线转移。2013年下半年以来有20%~25%的5代线产能用于生产中小尺寸液晶面板。
据了解,我国台湾友达和群创5代线以下的产能,几乎都用于生产中小尺寸面板,主要供应4.5英寸以上的大尺寸智能手机面板。中华映管更是把产能全部向中小尺寸转移。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台湾面板厂商希望通过布局利润较高的手机面板,提高赢利能力。
同时,我国面板厂商京东方今年实施了产品多元化的策略,除了扩大8.5代面板生产线产能,也将5代线和6代线向中小尺寸转移。业内人士预估,平板及智能手机比重将占6代线全年产能的30%。
京东方上述负责人表示,2009年京东方在成都建成了一条专门用于手机面板生产的第4.5代(产能4.5万片/ 月)TFT-LCD生产线。随着手机市场的迅速增长,京东方把北京5代线、合肥6代线进行了产线结构调整和改造,部分产能用于生产手机显示屏。
WitsView研究机构表示,以全球产能配置观察,2012年第四季度5代线用于生产手机面板的产能比重约为17%,今2013年第二季度之后提升至20%~25%。我国节能补贴政策结束,面板厂商计划把产能从电视向其他产品转移,而智能手机面板就是主要目标。以4.3英寸面板为例,6代线、5代线 及5代线以下产能,约可供应22亿片手机面板,下半年中小尺寸面板缺货的情况有望缓解。
主攻400PPI以上高分辨率
对品牌手机而言,高分辨率、大尺寸已经成为相当重要的面板规格,也是厂商竞争的焦点。
中国大陆是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具有完整的手机屏产业链,在全球市场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近年来,日本夏普与Japan Display、我国台湾友达与群创等面板厂商积极攻占手机的中小尺寸市场,使市场竞争变得非常激烈。
龙腾光电蔡志承表示,面对竞争,龙腾实行差异化的战略发展。目前手机面板市场呈现出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外观‘大、薄、 窄’,性能‘清、快’,广视角、节能环保等。”在蔡志承看来,智能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而屏幕是用户主要互动接口。对品牌手机而言,高分辨率、大尺寸已经 成为相当重要的面板规格。在分辨率上,龙腾已经将手机面板由原先的200PPI提升到300PPI,龙腾光电开发的氧化物手机产品分辨率最高已达到 440PPI。
京东方方面也表示,在a-Si制程方面,目前京东方已经达到400PPI,远超过300PPI的行业水平。2014年第一季度京东方将有机会挑战500PPI的a-Si面板。
根据DisplaySearch数据显示,2013年FHD(1920×1080)/WUXGA(2560×1660)高分辨率手机面板渗透率将达到 9.7%,2016年这一数字会快速提升至40.7%。从技术的角度来看,a-Si(非晶硅)是手机面板最主要的技术。2013年有50%的智能手机面板 将使用a-Si技术。预计2013年250PPI以下的智能手机面板大约占比为47%,而250PPI以上则超过50%。其中使用a-Si技术的智能手机 面板大约为48%。此外,2013年LTPS的智能手机面板大约占所有出货量的33%,剩下的则是AMOLED面板。
然而,由于各家面板厂商在产能规划与技术投资方面存在差异,并非所有面板厂商都可以同时生产高分辨率与低于250PPI的面板。NPD DisplaySearch方面表示,超过350PPI或者400PPI的智能手机面板,大部分采用的是LTPS或AMOLED技术。虽然仍然有少部分考虑使用a-Si技术,但是仍以LTPS与AMOLED为主。
换机潮为中小尺寸面板市场增添柴火
放眼2014年,伴随手机面板尺寸与解析度持续增长,预估6寸智能手机很有机会成为主流尺寸,而在智能手机屏幕尺寸愈趋放大趋势下,手机最大尺寸很可能会放大至7寸,与平板电脑逐渐融合,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界线将愈来愈模糊不清。
值得一提的是,在5寸、5.5寸、6寸等大尺寸手机成为潮流下,面板供应链业者未来面临的挑战也更大,必须在手机面板尺寸、解析度日渐提高的同时,让面板加触控面板的厚度愈趋薄化,边框也会愈做愈窄,以实现大尺寸手机产品外观的轻薄时尚。
整体而言,观察2013年全球消费型电子产品市场,仅有智能手机面板及平板电脑面板成长在望。在大陆手机市场方面,由于换机潮持续涌现,带动智能手机取代功能型手机,为中小尺寸面板市场增添柴火,酝酿成一股成长动力,业界预估2013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将达到9.37亿部,甚至有望借“圣诞、元旦”假日刺激挑战10亿支大关。
影响所及,驱动面板厂策略布局转向,大陆面板厂京东方即积极跟随行动装置商机,持续扩张中小尺寸面板产能,以8.5代线、6代线投入中小尺寸面板生产,抢攻智能手机、平板电脑面板商机。
大陆中小尺寸面板大厂天马微电子则聚焦手机商机,并积极调整产品结构,从功能型手机逐步转移至智慧型手机,技术方面,则往广视角技术、3D显示技术、整合式触控技术、无边框设计、高解析度面板LTPSTFTLCD、AMOLED等方向布局,其手机品牌客户包括:中兴、华为、酷派、联想、诺基亚、海信、三星电子等。
展望2014年,受到平板电脑及大尺寸手机等移动装置兴起影响,在获利及生产效率考量下,面板厂持续以更大世代面板产线投入生产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中小尺寸面板。若以全球前5大面板厂产能计算,预计2014年全球5代线以上产线用于生产手机与平板电脑面板的比重将较2013年增加5%。
关注我们
公众号:china_tp
微信名称:亚威资讯
显示行业顶级新媒体
扫一扫即可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