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挠式OLED照明促使新一代灯具样貌更精致。 OLED照明本身相当轻薄,且可以卷曲,能实现各式各样的造型设计。 不过,目前OLED灯片的制程步骤仍相当繁琐,业者希望能再度简化。 根据业界需求,工研院日前于台湾国际照明科技展中展示了可挠式OLED照明,其厚度仅有0.5mm,重量也只有8公克,相当轻薄,且均匀度也很高,其轻薄特性让该灯片只要单纯吊挂起来,就可直接成为灯具。
工研院电子与光电系统研究所副所长胡纪平表示,工研院首次展出的可挠式OLED照明,是以宇宙中的星辰与月亮为主要概念,其运用LED来呈现出星星的点光源样貌,而1年有12个月份,月亮也就有相对的盈亏,形状皆不同,因此工研院运用不同的可挠式OLED照明,去折成不同形状的照明来呈现出月亮的面光源样貌。 这样的搭配,希望能呈现出LED与OLED是两项相当不同、且十分互补的照明。
即便现阶段OLED在照明的应用较不普遍,主要以显示器为主。 不过工研院目前尝试将该可挠式OLED照明以小量的方式,导入到市场中。 胡纪平指出,照明产业与显示器产业较为不同,显示产业的出海口往往非常接近市场,但照明产业却是相反,时常是重生产但不重应用,这会产生很大的问题,因产品的需求度很可能是不足的。
有鉴于此,工研院在过去两年积极与灯具设计师、应用厂商密切合作,最重要就是希望让台湾产业熟悉使用OLED照明,并能在导入时程上领先国际。 OLED照明之所以有别于现在的LED照明,主要是因为其有两项重要特色。 一是其是所有光源中相当接近自然光的光源,不接近自然光的光源会对人的作息产生很大的问题,现争议较大的像是蓝光。 二是其能实现直觉式的造型,因此可直接变成灯具的一部分。 也就是说,LED应用接近灯泡,OLED应用则较接近灯具,因此其可达到的整合度是更高的,虽成本也确实较高,但若用整体灯具的角度进一步作衡量,其价值度是颇高的。
此外,胡纪平进一步表示,材料设备的自主化,对工研院而言也是相当重要的,因此目前工研院已在OLED照明上,与6~7家台湾厂商合作,该灯源现已采用了大量台湾厂商的材料与设备,材料的部分约占5成,而设备的部分则占了6~7成,而工研院的长期目标是希望能达8成以上。
关注我们
公众号:china_tp
微信名称:亚威资讯
显示行业顶级新媒体
扫一扫即可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