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举行的、号称亚洲规模最大的消费性电子展会 CEATEC 2010 上,东芝(Toshiba)发表了两款裸眼式 3D电视,挑战当前 3D电视强迫消费者必须配戴特制眼镜的趋势。
包括Sony在内的多家消费性电子大厂,都被认为正在开发裸眼式3D电视技术,但这些厂商却对相关问题三缄其口;东芝则是抢搭3D风潮,率先在 CEATEC 上展示20与12吋的裸眼式液晶 3D电视,这两款产品预计12月在日本上市。东芝同时也展示了同样不需要搭配特制眼镜的56吋的3D液晶电视原型机,但该公司并没有打算立即推出此款产品。
东芝研发中心的多媒体实验室首席科学家Yuzo Hirayama在接受EETimes美国版采访时表示,该公司高层认为没有理由将研发成果藏在实验室里:「他们表示,如果我们知道技术是可行的,就应该推出商业化产品将之公诸于世。」Hirayama自2005年就展开裸眼3D电视研发。
对那些试图开发无须特制眼镜之自动立体显像(auto-stereoscopic)高画质3D电视的厂商来说,采用双凸透镜(lenticular lens)系统是一个众所周知的方案;而实际上东芝也是采用了这个方法。某些人认为,裸眼式3D电视是不会成功的,主要是因为该技术存在着两个大问题,一是很糟的分辨率,另一个是视角的限制;不过东芝声称他们已克服部分问题。
东芝所展示的新型裸眼式3D电视,最大视角约为40度,如果观众离开了这个范围,会看到屏幕上出现双重影像;不过Hirayama强调,一般的裸眼式3D电视的视角更小,只有20度左右:「我们透过开发专用软件以最佳化屏幕中心与左右的发光,将视角放大了两倍。」
此外,东芝的裸眼式3D电视在分辨率方面也达到了两项关键性的创新,其一是该公司的工程师团队开发出一种特制的面板技术;其二则是该公司设计了多款可进行多视差转换(multi-parallax conversion)的系统芯片,可整合在其Cell处理器引擎中。
东芝特制的高画质LED背光液晶面板支持829万画素,Hirayama指出,该支持画素是Full HD面板的四倍;用新开发高画质面板制作的21吋裸眼式3D电视,能产生最终的1,280x720分辨率3D影像。与一般需要配戴眼镜的大尺寸3D电视可提供之1,920 x 1,080分辨率相较,似乎差得有点远,不过与其它裸眼式3D电视相较还是胜出。
除了更高画素的面板,东芝的研发团队也以专为3D影像所设计的电路布局,让面板上的每个画素可支持RGB显示。透过有系统地排列画素,并采用垂直式双凸透镜片,东芝的面板能消除一般裸眼式3D技术常见的影像模糊问题。
与夏普(Sharp)的3.8吋与10.6吋裸眼式3D面板相较,东芝的3D面板所呈现之影像品质明显较佳;夏普也在同一会场展示的3D液晶模块,呈现的画面就有干扰问题。据了解,夏普是游戏机厂商任天堂(Nintendo)即将推出的3D手势装置之面板供货商。
此外Hirayama也表示,东芝团队开发出数款特制的系统芯片,能进行不同部分的影像预先处理:「原则上,这类系统芯片必须做的,是撷取2D影像,估计其深度,并由九个不同方向产生九个影像,以传递3D画面。」那些客制化芯片是东芝新一代Cell Regza引擎的一部分,也是其新款20吋裸眼式3D电视的心脏。
东芝的裸眼式3D电视是值得期待的产品吗?在很多消费者已经见识过大尺寸3D电视的此刻, 其12吋与20吋裸眼式3D电视,可能吸引力不大。东芝旗下的Toshiba Mobile Display 并没有开发大尺寸LCD面板的计画,因此寻求一个大尺寸面板合作伙伴,也许是该公司推行裸眼式3D电视产品必须采取的策略。
此外价格也会是一个重要因素;东芝的12吋与20吋机型分别定价约1,400美元与2,800美元,因此东芝也得思索如何改善其3D架构,以降低面板制造成本。东芝可能还得尽快决定,是否开放Cell引擎的销售或授权给其它OEM厂商。但到目前为止,该公司对这些问题都无法提供答案。
关注我们
公众号:china_tp
微信名称:亚威资讯
显示行业顶级新媒体
扫一扫即可关注我们